|
全面统筹高等职业教育供给与产业发展需求,持续推动实训教育提档升级、大力提升产教融合能级,深入开展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积极融入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进程,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连接,树立产教融合发展标杆。 |
着力建设创新创业优质载体,加速聚集高端创新创业要素,提升创新创业服务水平,全面优化创新创业环境,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培育高成长企业集群,为全市输送高质量企业梯队,在全市乃至长三角形成创新创业引领效应。 |
面向全市十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需求,育聚一批高水平科技服务机构,重点发展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科技金融等服务业态,打造创新创业大数据平台,融合新兴技术创新服务手段,着力提升科技服务效能,塑造高水平科技服务品牌,积极参与国家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建设。 |
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实施高端领军人才集聚行动、未来产业人才引育行动、科技服务人才倍增行动、杰出技能人才培优行动、人才招引质效提升行动、人才发展环境优化行动,营造识才、爱才、聚才、用才的发展环境,不断激发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活力。 |
立足园区创新平台的资源集聚与项目孵化优势,培育发展机器人、人工智能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大未来产业,发挥总部、平台、楼宇、数字经济的引领支撑作用,进一步释放三大未来产业集聚辐射效益,打造智能应用场景,彰显常州智造名城活力与魅力。 |
充分激发中以创新园、中德创新园平台优势,塑造多元包容、宜居宜创的国际化创新创业环境,探索国际开放合作新路径,集聚国内外更多资源要素,推动企业与全球创新链产业链的深度融合,率先建立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开放发展格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