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机器人规模化落地难题,睿尔曼打造具身智能坚实基座 |
发布日期:2025-08-13 |
8月8日,全球顶级机器人盛会——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WRC)在北京盛大开幕。作为全球机器人领域的顶级平台,WRC汇聚行业智慧,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睿尔曼公司创始人兼CEO郑随兵(Eric)受邀出席多场重要活动,分享机器人规模化落地的关键突破与行业洞见。 机器人普及的三大瓶颈与睿尔曼的解法
郑随兵在京东集团主办的“链动未来”机器人产业主题活动上,发表《机器人的“终局”世界》主题演讲,指出机器人规模化融入生活面临三大核心挑战:操作能力、泛化能力和成本控制。传统机械臂笨重昂贵,服务机器人功能单一,难以适应复杂环境。此外,早期方案部署周期长、场景适应性差,高昂成本严重制约商业化进程。
睿尔曼的解决方案聚焦“超轻量仿人技术”,从一体化关节到机械臂,再到整机,逐步实现轻量化、高性能和低成本。其仿人机械臂在灵活性、负载能力和运动速度上对标人类手臂——单臂负载5公斤(峰值9公斤),运动速度达3.6m/s,可完成开关冰箱、操作洗衣机等日常任务。“人能干的事,它都能干。”郑随兵强调。 在可靠性方面,睿尔曼机械臂的MTBF(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提升至5万小时,并通过德国TUV南德认证,满足CR L3级别标准,确保产品在工业及消费场景的长期稳定运行。 具身智能落地关键:真机数据驱动进化
郑随兵在云启资本与SEE Fund无限基金联合主办的圆桌论坛上进一步指出,泛化能力的突破依赖真实场景数据,而非仿真或实验室数据。他认为,机器人普及的第一步应是“先规模化,再智能化”——通过低成本、高可靠性的硬件大规模部署,积累海量真实数据,进而优化AI模型,形成“应用-数据-智能-应用”的正向循环。 为此,睿尔曼推出“RealBOT具身开源平台”,整合百万条真实场景数据,并与远程操作平台深度协作,探索人机协同新模式。这一布局标志着机器人技术从“依赖人”向“解放人”演进,推动智能服务走向全球。 睿尔曼通过轻量化设计、成本优化和数据闭环,为具身智能的规模化落地提供了可行路径。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其技术方案与商业化思考为行业提供了重要参考,也预示着机器人技术正加速走进千行百业,重塑未来生活。 |
主办单位:常州市科教城管理委员会
地址:常州市常武中路18号科教会堂A座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