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州唯一!“双岗互聘”入选2025年(第七届)全国人才工作创新优秀案例(全国100个) |
| 发布日期:2025-10-15 |
|
近日,由中国人才杂志社举办的“2025年(第七届)全国人才工作创新案例征集评选活动”结果揭晓。经严格评选,常州报送的《深化“双岗互聘”实践探索,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案例,从全国1200余篇参赛案例中脱颖而出,入选优秀案例(全国100个),常州唯一! 为破解地方企业创新人才不足和高校院所人才培养、科研创新与产业脱节的问题,常州市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起抓,开展实施了高层次人才“双岗互聘计划”。该计划旨在建立健全人才柔性流动机制,打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人才交流通道,推动智力资源跨行业跨地域调配。 具体做法 01统筹协调,汇聚高端人才 早在2016年,常州在市科教城试点探索人才在高校与企业间共用共享,取得理想效果。2023年,进一步将这一政策扩面至全市,制定下发《关于实施高层次人才“双岗互聘计划”的意见》。2024年,市委人才办、市科教城、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财政局和市人才科创集团共同组织实施,各条线充分发挥各自职能,目前已吸引2077名高层次人才注册申报,其中博士1660人(占比79.9%),建成高层次人才信息库。 02高效匹配,精准对接供需 建立"平台发布、智能推荐、自主对接、线上签约"机制,打造"双岗互聘信息化平台",实现全流程线上操作。平台具备智能推荐功能,根据岗位需求与人才履历精准匹配,实现从"大海捞针"到"有的放矢"的转变。2024年成功匹配947名高层次人才,其中博士746名(78.7%),市外高校人才199名(21.0%),有效破解企业创新人才不足难题。 03强化考核,突出合作实效 建立健全常态化考核机制,实行中期考核和年度考核相结合的两期考核制度,通过考核"指挥棒"推动人才真正深入科技创新一线。 04持续推广,深化产才合作 2025年深入推广"双岗互聘"政策,共完成1038个岗位人岗匹配,最终979人成功入选,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持续人才支撑。 此次入选全国优秀案例,是对常州人才工作创新实践的充分肯定。下一步,全市将继续深化“双岗互聘”等人才工作机制改革,为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更好地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
主办单位:常州市科教城管理委员会
地址:常州市常武中路18号科教会堂A座
网站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只处理网站问题。)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