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具为智能:感知“羽毛之力”的传感器“新贵”
发布日期:2025-10-27

10月13日,工信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中心发布“创客中国”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创业组300强,具为智能科技(常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具为智能)上榜。此前,具为智能参赛的“大面积柔性机器人皮肤”项目,刚刚荣获本次大赛创业组全国一等奖,成为江苏省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

具为智能以研发多模态感知技术具身智能机器人为核心,致力于通过创新触觉感知能力和视觉赋能机器人精细操作,为智能机器人新质生产力提供核心技术支持。

  

这家去年12月才成立的初创企业,预计估值突破1亿元,其发展的最大底气来自团队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

公司首席科学家、创始人王晓杰是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生导师。

中国科学院曾列出我国需攻克的35项“卡脖子”关键技术清单。作为其引进的杰出技术人才,王晓杰团队承担了其中核心算法、触觉传感器两大技术的攻关。经过多年攻坚,两项技术已日趋成熟,这也是具为智能走上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根基。

“我们的核心算法拥有自己的源代码,通过人机交互大模型+具身智能小模型,等于让机器同时拥有了大脑和小脑。再加上公司自主研发的特殊功能材料,采用非阵列式信号采集和处理机制,两者结合就形成了一体式的大面积触觉柔性传感器。”公司董事长邓潇潇说,该传感器还结合了视觉、力觉等传感器,实现压力模组、电子皮肤触觉模组、视觉模组,多传感器融合算法等多套复杂系统,功能强大。

公司展厅内展示了第一代传感器样品。轻轻按压,其柔软触感与人类皮肤相似。“我们的传感器拥有感知层、认知决策层、自学习层,特别是可以感知十分微小的力量,也被称为感知羽毛之力。”邓潇潇说,这些先进的特性,让具为智能研发的传感器应用领域十分广泛:覆盖在机器人灵巧手的表面,就形成了电子皮肤,让灵巧手的抓取不仅稳定有力,即使“皮肤”划伤后,也不影响灵巧手的操作;用在汽车的智能座舱里,可以实现座椅的自主调节、自主识别危险并刹车等功能;与机械装备相结合,可以通过感知受力碰撞情况,及时停止设备运行,避免安全生产事故;与宠物垫相结合,可以监测动物的生命体征,得知动物是否饥饿口渴,是否需要加热或降温,控制系统就会根据预设参数发出指令,激活加热或冷却装置。

未来可以预见,具为智能传感器将赋予机器人类人操作、感知与决策能力,推动工业自动化、家庭服务等场景的智能化变革。

目前,具为智能的传感器已研发到第四代,公司也准备大“干”一场。800平方米的研发生产车间正在装修,10月底就可投入使用。最近,公司正与相关资本机构进行接洽,年内计划融资1000万元。今年的目标是让产品尽快落地,产值努力突破1000万元。

来源:常州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单位:常州市科教城管理委员会

地址:常州市常武中路18号科教会堂A座

网站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只处理网站问题。)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