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清华双咖巅峰对话,解锁未来产业终极密码
发布日期:2025-11-26

对话清华教授,解码产业创新。当工业设计成为产业升级的“源头活水”,当变革性制造技术铸就国之重器,一场跨越创新的巅峰对话即将启幕!

双咖坐镇·联袂开讲

赵超教授&刘辛军教授双咖坐镇

清华顶尖学者联袂开讲

揭秘天舟飞船舱体制造技术

如何赋能民用产业

探索医疗/智慧城市/文化创新

的可复制实践路径

赵超 教授:清华大学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教育部设计学教指委秘书长、“国际设计联合会ICoD”副主席、英国皇家学会工艺院Fellow等职务。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教育部长江青年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北京市设计杰出人才,获得国际设计联合会杰出贡献奖、红点奖、国家教学成果奖、中国好设计金奖等国内外奖项表彰数十项。

刘辛军 教授:清华大学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清华大学机械系设计所所长、国际机构学与机器科学联合会(IFToMM)中国委员会主席、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第十二届理事会理事、变革性高端制造装备与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

硬核科研·不容错过

核心课题双维发力

破解产业升级密码

聚焦国家战略领域

解码产业升级底层逻辑

从创新源头到硬核制造

全方位拆解产业

高质量发展核心密码

赵超教授:工业设计赋能区域产业升级——战略价值与实践路径

工业设计绝非“表面功夫”,而是贯穿创新链、产业链的核心引擎。在现代产业体系中,工业设计不仅决定了产品与服务的原始定义方式,更通过问题发现、需求洞察、技术整合、用户体验构建等方法,引导创新方向、重塑价值链结构,是推动从“技术驱动”走向“价值驱动”的关键环节。设计处于创新链最前端,其对研发、制造、服务乃至产业生态的系统性引导,使其成为产业竞争力生成的第一动力,是贯穿研发、制造、服务和治理全过程的综合创新方法,是连接技术创新、产业应用与社会价值的重要桥梁。

本次报告将从“设计驱动跨学科整合创新”与“设计赋能产业链协同发展”两个层面系统阐释工业设计在区域产业创新发展和升级转型中的战略价值与实践路径,分析工业设计在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中的关键作用。并结合医疗康养设计、智慧城市系统设计、城市文化迁移与文化体验创新等领域的多个研究实践案例,展示工业设计如何在复杂系统中发挥跨界整合作用,为推动产业集群创新、塑造区域竞争力提供可实施的系统方法参考。

刘辛军教授:变革性高端制造技术与装备及其应用

从实验室攻关到航天工程落地,高端制造的突破性进展始终离不开颠覆式创新思维。针对航天领域大型复杂构件高效高精度加工的核心需求,研发团队受自然界生命体作业规律启发,创新性提出 “大范围定位+局部五轴精雕细刻” 的制造新模式——突破 “固定机床加工” 的传统桎梏,将五轴并联机器人与移动平台结合,成功研发出一类移动并联机器人加工装备。这套装备无需依赖大范围定位机构的精度,即可通过 “移动平台承载+并联机械臂精加”的协同机制,实现对构件局部特征的微米级精加工,已成功应用于天舟六、七、八号货运飞船大型舱体制造,大幅提升了加工效率和精度。

本次报告将深度拆解这一技术突破的底层逻辑,从创新理念萌发、核心技术攻关到工程化落地的全链条展开解析,并聚焦机器人化、小型化、便携式装备的未来发展方向,为高端制造产业创新升级提供全新思路与实践借鉴。

为什么这场授课不容错过?

双权威加持:两位清华长聘教授、国家级人才联袂授课,覆盖设计与制造全链条,实现1+1>2知识赋能;

实战案例密集:从航天重器到民生设计,用真实落地的标杆案例解读抽象理论,让创新逻辑可见可学;

国际视野兼具:两位教授均担任国际学术组织核心职务,带来全球前沿视角与本土实践经验的深度融合;

精准对接需求:既为企业提供产品创新与技术升级的路径参考,也为政府与机构提供产业集群发展的战略思路。

活动时间:11月26日(星期三)上午9:00-11:00

活动地点:西太湖(常州)人工智能国际社区“CAIC原点空间”(中以园12-7小剧场)

立即报名锁定有限席位

抢占大咖对话资格

来源:中以常州创新园

 

主办单位:常州市科教城管理委员会

地址:常州市常武中路18号科教会堂A座

网站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只处理网站问题。)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