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州科教城举办人工智能项目分享会 |
| 发布日期:2025-11-20 |
|
11月18日,常州科教城举办“CAIC原点空间·人工智能项目分享会”。市领导周伟、祝正庆、周承涛出席活动。市各相关单位、企业代表共同参会。
本次分享会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在不同产业领域的应用与实践,五位来自学界与业界的嘉宾围绕AI赋能制造业、能源管理、产业创新、检验检测及智能乐器等方向,分享了前沿观点与落地案例。
江苏睿智聚合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齐祥龙介绍了“大模型+虚拟电厂”项目。该项目融合工业仿真与AI数据模型,实现对电网、空调、储能、光伏等多元负荷的精准预测与优化调控。目前系统已应用于医院、机场、工业园区等场景,有效提升能源调度效率与供电稳定性。齐祥龙透露,公司目前在常州及全国已落地多个项目,预计全年营收将突破1.2亿元,未来目标成为区域领先的虚拟电厂运营平台。 衡智数字科技总经理徐扬博士分享了基于大模型的系统工程在检验检测领域的创新实践。通过构建“可靠数据—可信知识—可解释推理”的技术路径,该系统显著提升了复杂产品研发与标准符合性检测的效率。徐扬表示,该技术已在军工、航空及流程工业中取得成效,未来将进一步拓展至资产评估与技术情报分析等领域。
视感科技总经理骆石川展示了AI在智能乐器与音乐教育中的融合成果。通过预测用户弹奏行为、实时生成伴奏及支持个性化编曲,其产品极大降低了音乐创作与学习的门槛。骆石川表示,公司正从“乐器制造商”向“音乐解决方案提供者”转型,产品已进入国内外多所中小学及老年大学,推动音乐教育从“被动学习”走向“创造体验”。
常州市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张翀昊博士指出,AI产业破局之道在于“新产品、新市场”。他建议,常州应凭借自身优势,果断切入增量市场,短期做强智能装备等赛道,长期布局未来产业。 墨融科技创始人赵晨提出,大模型的核心演进是从“感知”走向“决策”,这改变了技术赋能产业的底层逻辑。他展示了工业智能体在排产、品控、运维等环节的决策能力,并强调大模型的关键价值在于推动“AI原生”的系统性重构,最终实现人机协同的新常态。 本次分享会集中展示了常州在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方面的积极探索,为地方产业智能化转型与科创生态建设提供了有益思路与发展动能。 |
主办单位:常州市科教城管理委员会
地址:常州市常武中路18号科教会堂A座
网站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只处理网站问题。)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