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园区要闻 >> 内容

探索产学研结合“常州模式”——产学研合作高层会谈专家教授纷纷支招
发布日期:2008-05-20  来源:科教城  浏览次数:  字号:〖
 

        他们,是当今中国科技界的顶级精英;他们,始终关注着全球科技进步的脉动;他们,正积极探求产学研结合的“中国之路”。

  5月18日,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南京大学党委书记洪银兴、清华大学副校长康克军、清华大学潘际銮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陈懋章院士……与我市领导范燕青、杭天珑、赵忠和、王成斌、严国强和市委秘书长常青及各辖市(区)主要领导和科技界人士共同探讨,常州如何进一步以科教城为主要载体,以“展示洽谈会”为重要形式,在全国率先探索出产学研结合的“常州模式”。

  常州产学研结合之路虽然在不断向前推进,但也感到在机制、管理等许多方面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因此,我们诚挚邀请各位专家教授献计献策。市委书记范燕青朴素的语言令在场的每位领导和专家都深深感受到了常州对加快推进产学研合作的坚定信心。

  范燕青说,当前,常州逐步摸索和完善了三种机制,一是政府与重点院校的战略合作机制;二是企业与高校院所的长效合作机制;三是多元化的国际科技合作机制。目前,全市各级党委政府都已形成共识,推动产学研合作不是权宜之计,不是作秀之举。按照“市场主导、企业主体”的理念, 我们还要继续把企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企业、科研院所和科技人才在合作中都有利可图,营造和探索一种机制,让科技人才成为百万、千万甚至亿万富翁,实现多方共赢,如果这条路走通了,常州的产学研结合就可以为常州的经济发展、为常州百姓带来更多的财富。

  曹健林:

  从四个方面探索“常州模式”

  “探索产学研结合的常州模式,应该说现在已经有些眉目了。”曹健林说,在科技资源和人才稀缺的常州,能够让科技创新理念深入人心,非常令人感动。他建议,探索产学研结合“常州模式”目前应注重四个方面,一是科教城内的研发机构应互相合作,共建平台。同一研究领域的机构,应把资金集中起来,买最好的实验设备,充分发挥其效率和能力。二是通过科教城的研发机构,将众多中小型企业集合起来,做强做大做深,形成一股产业力量。三是成立产业联盟,拧成一股绳,在全球作出影响。四是创新体制机制。常州科教城要成为“强力粘合剂”,不仅要让大院大所大学和大企业在这里结合,更要吸引和孵化有潜力的中小企业在这里成长。

  洪银兴:

  关键靠灵活机制吸引人才

  “常州连续三年举办先进制造技术成果展示洽谈会,可以视为江苏的第四次异军突起的缩影。”南京大学党委书记洪银兴说,通过建设高职教育园区、科教城、国际科技创新基地,在三者间形成产学研紧密关系,吸引国内国际的大院大所大学入驻常州,这是一种介于南京和深圳科技创新之间的又一种模式,值得总结。从大学自身角度看,南京大学在许多城市组建了研究院,常州高新技术研究院运作得最成功,因为常州研究院吸引人才的机制最新最灵活。南京大学只给常州研究院人员编制,他们自己从海外引进了一批人才,他们吸引人才的标准不是看论文,而是看研究出来的技术能不能被市场接受。这种灵活的机制一定会为常州推动产学研结合吸引越来越多的高端人才。

  康克军:

  产学研结合关键是项目为本

  “常州不遗余力地推进产学研结合,是面向长远,面向未来之举。”清华大学副校长康克军说,虽然现在清华与常州合作的项目不算很多,但得到了常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探索“常州模式”,最关键的应是以坚持项目合作为本。清华大学非常希望充分利用常州企业的优势,一方面发挥清华的技术优势,一方面发挥常州的产业优势和企业的资金优势,共同推动产学研结合,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项目不在多,但希望选准一个,干成一个。

  此次高层会谈中,与会专家教授畅所欲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陈懋章院士、清华大学潘际銮院士都提出建议,企业应制定出近期、中期、远期发展规划,并根据每个阶段的不同特点,舍得科技投入,高校和科研院所也不能只满足于实验室里的成果,要主动将创新的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东南大学、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负责人也针对产学研平台建设、政府加大产学研资本运作推进等方面提出真知灼见。  (王艺 姜玉涛)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