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园区要闻 >> 内容

工程学院2008:抢抓机遇不断创新 加强内涵以人为本
发布日期:2009-02-23  来源:科教城  浏览次数:  字号:〖
 

2008年对于我们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来说,有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深远意义。学院走过了五十年的风雨历程,承载着丰厚的历史积淀。如今,在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正酝酿和昭示着更加美好的明天……

50华诞 高朋满座 喜气盈人

2008年12月18日,学院迎来了办学五十周年的美好日子,处处欢声笑语,喜气洋洋,鲜花、歌声、掌声把学院簇拥成一个欢乐的世界,关注学院发展的各界宾朋、历届校友怀着对学院的关心,带着对学院的祝福,纷纷从五湖四海相聚到工程。

江苏省教育厅杨湘宁副厅长、江苏省委组织部庄同保部务委员、中国化工教育协会熊传勤会长、常州市人民政府王成斌副市长、常州科教城党工委赵正斌副书记、英国哈特尔普尔学院大卫·沃丁顿院长、加拿大莫哈克学院国际部玛丽莲·米库西主任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了盛典。

杨湘宁副厅长、王成斌副市长等领导在讲话中高度肯定了学院50年来百折不挠、抢抓机遇、励精图治、创新发展、务实进取的做法以及取得的种种成绩,并希望学院以办学50周年为新起点,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为社会培养更好、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学院建设  蒸蒸日上百花齐放

回首2008年,学院紧紧围绕“深化改革、质量第一”的发展主题,着力实施课程改革和建设、行政服务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节约型”校园建设、校本研究、和谐校园创建等“七大工程”,各项事业健康快速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全年预定目标,为实现“十一五”发展规划奠定了坚实基础。一座规划科学、功能完备、环境优雅的现代化校园已呈现在常州科教城。尤为可喜的是,学院以优秀成绩通过了江苏省高职高专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考核,同时学院成功地被评为江苏省示范性高职园区建设院校,学院声誉和社会影响力日益提高。

学院学子近年来在多项国家、省级等各类大学生文化、艺术、科技、技能、体育比赛中屡屡摘金夺银, 2008年度,共获得市级以上各类比赛特等奖2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9项。这些足以证明学院近年来驶上整体发展快车道的种种荣耀,进一步深化了全体教职员工投身学院教育事业的信心,更加坚定了学子奋斗不止、为学院和社会作出贡献的决心。

 

课程改革 循序渐进 不断创新

学院在课程改革浪潮中迎难而上,实行的新一轮的课程改革采用项目化教学,以企业生产、管理、经营、服务等实际工作为核心,由学生通过独立采集信息、制定工作计划等完成任务,这种教学模式给以往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用学生自己的话说,“老师把班级模拟成集团,让我们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尝试企业各种岗位角色。项目化教学培养了我们对于岗位的适应、迁移能力,还增强了就业信心,这样的课我们都很乐意上。”

自从学院采用项目化教学后,学生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寻求信息,针对所做的项目,有目的、主动地去查找资料。学生几乎一有空就往图书馆跑,四楼的资料室常常人头攒动。很多学生感慨,自从高中毕业后就没看过那么多、那么厚的书。随着项目的深入,难度的增加,他们甚至觉得图书馆里的那些书已经满足不了知识需求了。而课改给老师的执教能力带来了挑战,把很多老师重新推到了学生的位置。为此,学院每年投入200多万元师资能力培训费,鼓励教师通过各种渠道提升执教能力。仅去年一年,学院就组织了73名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前往职业教育发达的美国、德国和加拿大等国学习,很多老师利用寒暑假主动到企业考察培训。

本着以学生为主体和突出能力目标的原则,学院教师精心设计项目,注重引入企业背景、工作情景,转变师生角色,引导学生参与项目实施的全过程,极大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据统计,学院95.7%的学生对新教学模式反应良好。比如,材料工程技术系侯文顺教授所教的《高分子物理》,实施项目教学后,较高能力学生占比例由7.6%上升到75.9%,全班39个学生在完成30个项目时累计查阅了866种资料,有学查阅的资料达78种。2008年,学院共获得江苏省特色专业1个,省级示范专业1个,省级精品课程4门,院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52门,省级优秀教师团队1个。

 

师资队伍 加强内涵 以人为本 

学院始终坚持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建设,特别是近年来在辅导员队伍建设上频出重拳,采取种种以情留人、以事业留人的举措,招招皆在实处,成效显著。随着社会发展变化,学生思想工作的复杂性和难度也增加了很多,这就要求辅导员承担比以往学生思想工作者更多的责任,应对更多的挑战。因此,学院把辅导员工作者队伍的建设提到了与专业教师同等重要的位置。

我院辅导员拥有含金量十足的多重身份:既是学院学生工作事务管理者,又是教育教学战线上的生力军,还是学生的心理咨询师、学业职业生涯指导师。迄今为止,已有32名辅导员取得了“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6名取得了职业指导师职业证书。此项工作规模之大、效果之显著在江苏省高职院校中尚属首例。此外,学院还经常开展辅导员工作研讨会、辅导员工作论坛、成功案例交流会,组织辅导员参加暑期社会实践和出外考察活动,如重走长征路、下厂锻炼等。这些措施使辅导员积累了应对种种问题的经验,提高了解决突发问题的能力。

学院还启动了一项特别的工程——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工程。学生工作处建立健全辅导员个人成长档案,跟踪辅导员成长过程,定期评估与反馈,选拔政治理论水平高、学生工作经验丰富的专职党政干部担任新任辅导员的导师,还要求辅导员逐步确立个人发展领域。这些政策犹如一颗颗“定心丸”,坚定了辅导员心系学院、同步发展的决心和信心,增强了其队伍价值认同感和职业归属感,极大调动了其工作积极性。

全面、多样化的发展平台给辅导员提供了施展拳脚的广阔空间,也打开了学院学生工作的新局面,建成一支以专职为主、兼职为辅、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的高素质辅导员队伍,并涌现出一大批业务上游刃有余、富有激情和创新力的优秀辅导员骨干。

 

学生就业 未雨绸缪 抢抓机遇

近几年,学院的就业率均排在江苏省前列,但具有忧患意识的领导们几年前就发觉就业市场存在潜在风险,为此,“先发制人”,在稳定就业协作单位同时,把拓展“就业网络”放在就业工作首位,打好专业设置市场化、就业基地建设动态化、梯队化、就业指导全程化、就业信息网络化等系列就业工作组合拳,抢占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制高点。

学院每年通过市场调研扩大新的就业实习基地,及时收集市场对于各类人才的需求情况,达到了“出口”有效引导“入口”。根据长三角地区制造业人才的缺口,增设了机械类、材料类等相关专业;根据化工类行业将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和产业升级的状况,加大了工业分析与检验、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生物技术及应用等专业的建设力度,并在教学中相应地灌输学生要到基层、农村去的思想;根据市场需求和实际情况,和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武进佳尔科集团等多家企业等开展“订单式”教育。

学院全面推行“规划学业 规划生涯 规划未来”等为主题的学业与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从新生入学开始,分阶段、分层次地帮助学生分别制定了适应与定位、学习与准备、行动与实践、评估与检验等四个阶段的全程化生涯规划与辅导方案,并通过专业课程和理论教学体系、行为训练和实践活动体系、个体咨询和团体辅导体系、心理测评和就业测评体系四个同步进行的体系,帮助学生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个性特征和职业能力倾向,扬长避短,明确成才方向。学院还推出了“量体裁衣”式的个别辅导服务,鼓励就业工作者将自己熟悉的就业政策、简历制作、职业测试、自主创业、就业心理调适、职业生涯发展等领域通过“就业114博客”等途径公布出去,“一对一”地解决部分学生的具体问题。

创业创新教育也是学院就业工作的一个制胜法宝,成立大学生实践和创新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大学生创新专项基金、建设校外创业实践基地、建立大学生实践和创新专家人才库、举行创业计划大赛、开设创业培训班、举办企业家创业讲坛、举行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和沙盘演练竞赛等系列举措让创业创新教育步步落实到位,学生创业意识愈显浓厚,创业激情不断,创业创新成才的故事层出不穷。

2008年,学院就业工作创下了三个新“高”:截止11月底,学院2008届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96.08%,协议签约率65.07%,总就业率达97.41%,这些数据再次给学院发展添上了精彩的一笔。(张理  沈琳)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