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搭台,企业与高校联姻唱戏”,日前,大型人才超级市场在常州科教城机电学院“开张”。该院汽车工程系一口气与42家一类汽车维修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这份“校企合作大餐”让武进区交通局、机电学院和42家企业收获了成功的喜悦。
武进区交通局副局长谈胜说,是机电学院为企业服务的诚心和实力打动了这些企业,企业求才的急切心情促成了我们决心把全区品质好的汽车维修企业召集起来,为他们提供这样的平台,放大校企资源和人才共享的互补优势。
目前,全市二类以上修理厂520家,从业人员1.2万人,但有中级工以上职称的不过三分之一,从整体上看,整个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偏低。市运管处的一位负责人深有感触,就在前天,市区一家修理厂还要他推荐15个学生,一半是汽车维修,一半是汽车销售,还有些企业向他要技术骨干。“企业缺少的不是资金,而是人才,维修行业和其它行业一样,企业间的竞争,归根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有了人才,就有了发展壮大的基础和根本。”
这样的形式同样受到了企业的赞赏,长丰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承晓峰说,这种形式非常好,它使学校和企业在政府部门的引导下,开展有效合作,把学校育人与企业用工结合起来,既有利于学校有针对性的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又为企业培养大量人才,降低企业人才招聘和培养成本,最终达到共赢,我们企业举双手赞成!
机电学院党委书记刘明新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实行校企联合,是学校和企业双赢的最好选择。可以实现校企资源共享,减少学校培养目标的不确定性,为企业“量身裁衣”培养人才,为学生就业提供稳定渠道。
那么,机电学院是怎样与这些实力相当的企业攀“亲家”的呢?汽车工程系主任周洪如告诉记者,依靠政府部门和机动车维修行业协会,从中牵线搭桥,从深入的市场调研中了解发现与企业之间双赢的切入点,主动与他们接触洽谈,最后由双方代表签订校企合作协议。
机电学院与武进区交通局之间地校企的合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开展人才培养合作,学校根据企业的要求,对学生实施订单培养,同时为企业进行员工培训教育等服务。二是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学校向企业优先转让科技成果,联合开展科研,帮助解决企业在生产中的技术难题,为企业提供四技服务;三是政府部门不定期为企业和学校提供人才供需信息对接。
三方对这次活动的成果表示满意,他们都认为,实现了三个推进,推进了供需见面,推进了校企联手创办培训和实习基地,推进了学生就业。
(王晓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