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常州市“一核两园”(常州科教城、常州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园、常州风电产业园)进轻院校企对接恳谈会在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举行。
市科教城管委会副主任黄源,武进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杨鑫才,轻工学院党委杨兴华书记、副院长王志平,市科技局产学研合作处负责人,科教城、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园、风电产业园的60余家企业负责人,轻工学院有关职能处室、各系部负责人出席会议。
本次“一核两园”进轻院恳谈会是轻工学院是继去年“轻工业商会进轻院校企恳谈会”的又一次校企合作模式的成功实践。会议期间,常州轻院向参会企业展示学院的办学特色、文化底蕴和实力,展示学生的高素质和良好精神风貌;校企双方还就科技服务与协作、订单培养、员工培训、顶岗实习及其它双向服务和合作等方面展开深入交流与对接。会上,共有15家企业与轻工学院初步达成了项目开发、科技攻关、联合申报、职工培训、毕业生订单培养、校企共建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20余项合作意向。
轻工学院领导高度重视产学研工作,要求教师积极关注国家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新—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积极参与常州市“一核八园” 新兴产业的规划建设,2010年袁锋教授领衔编制了“常州市半导体照明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学院积极调整现有的专业设置,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相继开设半导体照明LED、物联网、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等新专业,为企业培养一大批适应新兴产业需要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
目前,教育部正在制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国家专项规划,要求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对接产业,新专业要紧贴特国家与地方的高新技术产业建设,老专业围着新兴产业改造,适应国家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要求。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新形势下学校和企业共同发展的战略诉求。轻工学院校企合作的十大模式与途径,得到与会领导、专家和企业家的浓厚兴趣与高度赞扬。此次,“一核两园”进轻工学院校企对接将对学院未来的专业建设、专业结构调整、教师的科研开发以及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社会经济有着积极的意义。
附:轻工学院十大校企合作模式介绍
校企合作模式一:校企联合科技攻关、联合开发科研项目;
校企合作模式二:校企联合申报科研项目(省市科技局项目、国家及省市高新技术产品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申报、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申报、国家火炬计划项目申报、经贸委、发改委项目申报等);
校企合作模式三:校企联合共建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
校企合作模式四:为企业员工进行岗位技能培训、新技术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 ;
校企合作模式五:为企业提供优秀的毕业生、为企业开设订单培养班;
校企合作模式六:校企资源共享(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及大型仪器设备的资源共享);
校企合作模式七:校企合作开发课程与教材;
校企合作模式八:校企师资互聘互派师资(企业向学校派兼职教师、学校向企业派兼职工程师);
校企合作模式九:校企构建“校中厂”( 校内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厂中校”( 学生生产认识实习、顶岗实习、毕业实习等)
校企合作模式十:校企合作办学,构建校企合作理事会、校企战略联盟,校企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的教学模式。
(袁 锋 葛天林 徐 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