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园区要闻 >> 内容

央视《经济半小时》聚焦常州科教城产学研协同创新成果
发布日期:2016-04-12  来源:科教城  浏览次数:  字号:〖
 

    4月11日,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播出了《来自改革一线的报告:科技转化有多难?》专题节目。围绕科技成果转化的地方实践,以常州南京大学高新技术研究院为案例,聚焦常州科教城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建设成果,进行了深入报道。
    内容摘要:
   
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的确有着许多现实的困难,非常需要有一个清晰的路径来对接市场。对此,各地高校有着不同方式的实践和探索。南京大学从2006年开始,陆续在江苏十几个地市的高新园区建设自己的产学研平台、基地,很多实验室就建在园区,建在企业。这样一来,许多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落地,一下子看到机会了。
    高校开发产学研基地,实现科研和企业双向互动,共推科技成果产业化落地。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华子春,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从2008年开始,他的实验室就离开了校园,搬迁到南京大学在江苏建立的第一批产学研基地——常州科教城。而在华子春内心,他还有一个实验室,那就是他常去的企业车间。他自称,自己就是在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上奔忙的人。
    2012年,华子春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见证了他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迈出的坚实一步。
    常州科教城的负责人徐光辉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在科教城里,像华子春这样的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高校科研人员有30多人,像南京大学常州研究院这样的各大高校产学研机构有二十多家。如今,这里有关科技成果转化的服务体系、网络平台、资本对接等外部生态,正呈现出良性生长的局面。
    中共常州市科教城工作委员会书记徐光辉:要关注创新,支持创新,同时也要宽容挫折,宽容失败。第二个方面,我们要建立有效的制度的安排,国家的成果转化法也在修订之中,通过深化改革更好地激发人才的创造力。
    在搭建这些研发平台的同时,常州科教城孵化创新型的企业也在加速。
    1400家企业,营业收入接近一百亿元,企业在转型升级中和高校科研形成了双向互动。
    徐光辉介绍,每年申请的纵向和科研经费分别超过二亿和2.5亿元。

 

 

 

 

    视频链接:http://tv.cctv.com/2016/04/11/VIDE2dZe0hnR2QwBmaxxlZz1160411.shtml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