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上“头盔”就能“亲临”事件发生现场,手机一摇便展现出3D实物图,机器人可以模仿人的动作翩翩起舞……这便是当下炙手可热的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技术。VR/AR技术,通过创建虚拟世界,和现实产生交互,可谓“无中生有”“虚实结合”。
常州是一座以制造业见长的江南名城,作为该市区域“创新之核”的常州科教城,在推进转型发展、布局智能制造时,VR/AR产业进入了决策层的视野。近年来,常州科教城积极招引科技巨头,培育创业公司,开拓应用场景,VR/AR产业发展风生水起。今年6月23日,江苏首届VR/AR产业大会在这里举行,更是展现出常州建设VR/AR产业先行区和示范区的信心和决心。
先发优势吸引产业扎根
常州的制造业有着足以自豪的历史,曾经创造出“小桌子上唱大戏”“双手舞出八条龙”的奇迹而成为全国工业明星城市。凡是过去,皆为序章。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常州要想赢得新一轮发展的主动权,亟需调结构促转型,跳出传统工业的窠臼,顺应信息化发展大潮,把智能制造作为振兴实体经济的抓手,打造工业明星城市升级版。
经过数年的技术积累和市场培育,人们对于VR/AR的认知度快速提升,VR/AR产业正在成为引领创新创业的新风口。《“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也明确提出,要强化未来网络、类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技术基础研发和前沿布局。VR/AR的独特之处还在于,能够跨界与智能制造、教育培训、医疗康复等领域进行融合,形成众多“VR+”“AR+”产业。常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科教城党工委书记徐光辉说,“VR/AR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大成者,融合了新型显示技术、传感测量技术、人机交互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等,渗透到多个领域并催生颠覆性的变革。”大力发展VR/AR产业并使其与常州的智能制造紧密融合,正契合常州推进转型升级、提升传统产业的发展方向。
“预见到VR/AR未来的广阔前景,我们提前布局VR/AR产业,将其纳入科教城的发展规划之中。”常州科教城管委会副主任郜军告诉记者。2012年以来,科教城通过园区内中科院先进所、光电所、机械总院江苏分院等公共研发机构,进行人才、技术和项目等方面的积累。优越的区位条件,雄厚的产业基础,丰富的科教资源,使得常州科教城成为VR/AR产业发展的摇篮。通过出台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加大招才引智力度,一批怀揣创业梦想的国内外VR/AR领域高端人才和企业进驻常州科教城。目前,常州科教城已经集聚了博睿康、中科视图、天眼星图、小布点等科技公司,建成了江苏中科院智能院人工智能视觉实验室和电子科技大学5G技术研发及转化中心,引进了捷成影视、青春文艺公社等内容生产平台,VR/AR产业的发展走在了全国前列。
郜军表示,常州科教城将整合资源,支持关键技术攻关;跨界融合,支持“VR+”“AR+”产业发展;厚植生态,支持服务平台构建;注重标准,支持知识产权保护,以期抓住“新风口”,实现产业创新发展。
融合发展带来百舸争流
常州散发出来的浓厚创新气质,引得VR/AR企业纷纷在此驻足;常州雄厚的制造业基础,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入驻这里的VR/AR企业拥抱智能制造、对接当地产业,新概念、新技术不断涌现,新应用、新产品层出不穷,呈现出一派百舸争流的景象。
中科视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VR摄像头,可进行VR视频的录制和直播。用户只需使用手机直播APP,将手机放入VR眼镜观看,即可产生3D立体视觉。去年入驻科教城后,公司对接常州本土智能制造业的需求,调整产品定位,主攻机器视觉自动化领域,现已成功开发出原型系统,正迈向实际应用。
天眼星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利用VR技术为一家德资汽车配件制造企业开发员工培训系统,通过该系统可以模拟复杂模具的拆卸与装配操作。公司技术总监陈忻告诉记者,“以往员工的模具装配培训需要到车间里实际操作,效率不高,还有模具损坏的风险,利用我们开发的这款‘VR+培训’系统,员工通过虚拟操作就能快速掌握其中技能,从而有效降低培训成本和风险。”
美国科幻电影《铁甲钢拳》中机器人模仿人类动作在拳击场上酷炫对决的场景让人热血沸腾,电影中的情节在这里已经成为现实。魔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出一套机器人视觉识别和深度学习的算法,可以让机器人模仿人类的动作。该公司利用这个算法开发出人脸快速识别系统,广泛应用于门禁、监控、安防等领域,产品已经投放市场。
脑机接口是博睿康科技有限公司力推的“黑科技”,戴上布满传感单元的“帽子”,便可采集到人的脑电波,再无线发射到电脑上进行信息识别。对于身体瘫痪的中风病人来说,未来如果把这套系统与电磁仪器等结合起来,通过脑电波指令,就能让肢体产生相应的运动,甚至让机器说出人心里想说的话。
多项红利构建创新生态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维系物种繁荣的基本条件是氧气、水、能量;对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来说,关键在于聚合人才、资金、载体平台等要素资源。为了让尚处于生长期的VR/AR产业茁壮成长,常州着力打造“雨林式”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
政策红包,激发创新活力。常州市委、市政府出台了科技创新29条政策,明确支持VR/AR产业发展;常州科教城制定了科技创新6条举措,重点支持人工智能及VR/AR产业发展,并每年提供5000万元扶持资金。为了给入驻企业补强产业创新链,常州科教城还免费提供“三杯茶”:每半个月组织一次金融“天使下午茶”,让有创意的“技术宅”们与资本对接;组织营销“安琪下午茶”,让新兴企业与营销市场对接;组织行政服务“半月下午茶”,让“技术宅”们与行政管理部门面对面,直接解决具体问题。
人才红利,汇聚智慧头脑。发展VR/AR产业,关键在人才。去年5月,常州科教城出台了人才“350计划”,即2016年至2018年3年间每年挑选50个人,通过双向聘用、短期工作、项目合作等柔性流动方式,教授可以到企业挂职,企业家可以到学校当创业导师,使高校、科研院所、高科技企业的人才有序流动。此外还推出了“创新人才十八条”,从产业发展着眼引育人才,从空间平台着力承载人才,从生态系统着手成就人才,让常州科教城成为人才“离梦想实现最近”的地方。
专业平台,构建服务生态。为支持VR/AR产业发展,常州科教城搭建了“一中心六平台”服务体系。“一中心”即一站式政务服务中心,集税务、工商、质检等于一体,实现市区联动,高效快捷;“六平台”即研发、设计、成果转化、知识产权、科技金融、国际合作平台。设立了常州机器人及智能硬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集专利申请、授权确权、调解执法等于一体进行知识产权保护,这也是全国首个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建立的围绕高新技术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机构。此外,常州科教城还探索引入第三方企业提供公共服务。江苏佰腾科技有限公司搭建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专利信息应用、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对接一条龙服务。中国首家企业技术众包平台“大学士”,专注于制造技术,以赏金解题模式推进产学研合作。截至目前,“大学士”已与近百家高校院所达成战略合作,3500多位专家学者在线解答技术难题。
未来已来,梦想无境。当“无中生有”的VR/AR遇上善于“无中生有”的常州,必将绽放出强烈的光芒,推动VR/AR企业不断聚集、应用市场不断扩张,使VR/AR产业从虚拟走向真实。□
《群众》杂志 责任编辑:孙秋香
编者按:近期,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总结全省各地推进“两聚一高”新实践,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历史征程中的经验成果,中共江苏省委《群众》杂志开辟专栏进行主题宣传,在2017年第21期上半月版封底位置,对常州科教城创新创业生态体系进行了全景宣传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