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龙湾出发,探路高质量发展。8月起,南方日报12名记者赴成都、武汉、南京、青岛、合肥、宁波、南通、常州、嘉兴、东莞十城调研,深入这些城市大力建设的十个创新集聚区,为佛山把三龙湾打造成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提供决策参考和发展参照。
从9月12日起,南方日报推出“十城演义2——从三龙湾出发探寻高质量发展之道”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今日推出系列报道之二:
9月6日,从江苏省常州市中心驱车30分钟一路向南,南方日报调研组来到常州“创新之核”——常州科教城。
与全国众多以“科技城”“产业园”等命名的创新园区相比,占地仅5平方公里的科教城从名称上看便颇具特色。这里集聚了5所高职院校和1所本科高校,30多家名校名院公共研发平台林立,近3000家科技型企业入驻,吸引了近10万名大学生和2万名科技人员在城里学习和工作。近5年来这里平均每天创立1家科技企业、转化1项科技成果、新增4件授权专利。
和佛山一样,常州是制造大市,民营经济发达,同样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重大命题,也同样缺乏本土一流高校资源。过去10多年来,常州从举全市之力打造高职教育基地起步,拿出兴办乡镇企业的精气神大力招院引所,让“常州无名校、名校汇常州”成为现实,进而培育科技型企业集群发展新兴产业,探索了一套“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所企共赢”的创新方法论。
从佛山出发,对标起于高职教育、兴于创新研发、成于产业的常州科教城,佛山可以从常州的创新发展路径中借鉴哪些经验?
从职教起步
每年培育2万“现代工匠”
沿着科教城主干道“香樟大道”行走,5所高职院校和1所本科院校分布在两旁,从地图上看,6所学校被分割成规整的方块,但是现实中校与校之间并不设围墙,学生可以随意穿梭在各个院校,各种教学资源也在院校之间流动,实现共享。
实训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极为重要的一环。科教城管委会联合职业院校、企业建设了现代工业中心作为区域共享的实训平台,每年接受园区内学生实训516万人时。
作为常州“创新之核”,常州科教城占地5平方公里,吸引了近3000家科技型企业进驻。
一直以来,常州对职业教育寄予厚望,更对兼具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创新园区和全国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双重身份的常州科教城寄予厚望。
上世纪80年代,佛山和常州,一个曾以“三个为主”“六个轮子一起转”创造县域经济的奇迹,一个曾以“小桌子上唱大戏”成为全国中小城市学习的经济样本。如今,两座靠乡镇企业崛起的制造大市,共同面临着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命题。
“常州民营经济发达,但民营企业不像国企有技术积淀,也不像外资技术源头在国外。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依托职教基础培养大量的技术应用人才。”常州科教城管委会党工委副书记陆金林介绍,基于此,2002年常州把全市5所高职院校和1所本科学校集中起来,划出5平方公里区域,走与其他地区差别化道路,建成了全国首个以高职教育为特色的“大学城”。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林东云 摄
从行政层级看,相比兴办本科院校,地方政府在职业教育领域调控和配置资源有着更多的权限。在建设中,常州开创全国地方政府先河,降低土地出让费、免收建设规费、全额返回老校区资产置换的地方收益,并在公共校区、场馆、设备设施等硬件资源上实行统一规划,实现资源跨界“共建、共管、共享”,推动高职院校迅速提升办学质量。
很多人没有想到,依托职业教育建设的科教城快速崛起,释放产业转型的新动能。常州科教城培育的大量高级工、高技能人才、高级技师等应用型人才,正好赶上常州的机械装备、汽车、纺织工业等支柱产业升级的需求。
“大部分学生在二年级就被企业订走了,模具专业的毕业生年收入超过10万元,还有学校统计他们的毕业生平均月薪达4200多元。”陆金林告诉笔者,如今常州科教城每年约有2万高职毕业生,留在本地就业的比例达49.84%,5所高职院校多次进入全国就业、服务贡献、国际影响力50强。
高职教育的发展,为常州的制造业培养了数量充足、精准匹配产业发展的“现代工匠”。截至2017年底,常州市高技能人才总量达29.65万人,每万名劳动者中就有高技能人才1053人,连续4年位居江苏省第一。
向高端迈进
“十上中科院”开启“科技长征”
“你在高校最多影响3万人,到了常州可以影响300万人。”2006年,南京大学成为第一所将研发机构设在常州科教城的高校,现任南大常州高新技术研究院院长的陈强当时被科教城主要领导这句话打动,成为第一位进驻科教城的高校研究员。
对常州科教城来说,科技创新源头从何而来,又如何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亟待补齐的创新供给短板。和佛山一样,常州本地没有一所211、985高校,也缺乏国家级科研院所,要吸引像陈强这样的源头性技术创新力量入驻实非易事。
在职业教育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常州“拿出当年兴办乡镇企业的‘四千四万精神’”开展“科技长征”。自2006年开始,常州市主要领导率领党政企业家代表团坚持“走出去”,遍访全国20多个城市的60多家中科院研究所、著名高校和央企研究院所,进行产学研对接。
南京大学常州研究院。林东云 摄
陆金林曾连续十年走访中科院,是常州“十上中科院”的亲历者,也是“常州无名校,名校汇常州”的推动者之一。他介绍说,通过十多年来坚持不懈的对接,如今中科院常州中心在科教城设立了16个分中心,6个研究所和30多个实验室。而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高校在科教城建立了31个公共研发和孵化基地。
就这样,常州科教城在缺乏高校资源的情况下,建立了国家大学科技园,吸引了大批像陈强这样的领军型科技人才和高层次科研人员进驻。
依托大院大所释放的科研能力和高职教育积累的技能人才优势,常州科教城成功孵化出一大批企业,且分布在不同行业,尤其是机器人、无人机、物联网、智能硬件等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培育出一批高成长型科技企业。
这对常州的产业结构调整至关重要,机器人产业就是一个例子。常州科教城以中科院智能科学技术应用研究院为主体,以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江苏分院、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为依托,统筹做强机器人及智能技术公共研发平台。
如今,哈工大机器人研究所研制并产业化铭赛机器人,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团队研发和生产遨博机器人、天津大学孵化常州扬天机器人等等,说明常州科教城的机器人产业协同创新生态和综合禀赋优势正日益凸显。
常州科教城入园企业遨博智能推出国内首款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轻型协作机器人AUBO-i5。常州科教城管委会供图
遨博(江苏)机器人有限公司集成应用部经理施炳辉介绍,落户科教城是看中这里的创新氛围和人才链和产业链配套,目前遨博的协作机器人生产基地正在建设中,建成后将成为年产5万台协作机器人的研发、生产和运营基地。
数据显示,目前常州科教城入驻创新型企业近3000家,科技人才总量累计达2万人,2017年园区完成营业收入146.6亿元,复合增长率30%以上。
经科教联动
1550门课程背后的创新生态圈
在常州科教城国家大学科技园研发园,进门处的一块不锈钢铭牌上,密密麻麻标着50多家科技企业的名称。旁边的南大常州研究院建立了新能源、医药、新材料、光电等5个开放实验室和31个校企联合实验室,服务企业公共研发需求。
不远处的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校企共组团队、共育人才、共研技术等,培育了两个年产值过亿的“校中厂”,其中创胜特尔数控机床公司目前80%的员工是该校的毕业生。
这是常州科教城形成的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所企共赢模式生动的诠释。放眼望去,科教城内各个建筑之间都没有围墙,当地希望通过构建无形的生态环境,让种类繁多的创新主体在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实现高浓度、高密度的互动。
在没有围墙的科教城里,高校与企业、行业、园区之间的快速对接通道也被不断打通。常州科教城推进以引企驻校、引校进企、校企一体等方式,吸引优势企业与院校共建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产教园、产业学院等。常州科教城还通过设立专项经费、实行项目对接等措施,引导科研院所和高科技企业承担教学工厂、创新创业实践的育人功能,参与学校专业建设,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定专业和课程标准,目前已共同开发项目化课程1550门。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沈琳表示,学校和政府、协会、企业共建了江南装备制造技术产教园,通过建设技术一流的实训中心、校中厂、社会培训中心等,为合作企业培养人才,也为周边社会企业提供培训服务,不断深化产教融合办学模式。
国家大学科技园研发园。林东云 摄
天正工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从生产激光设备起家,目前向工业数据征信服务商转型,累计服务中小企业客户超1万家。尽管业务跨界越来越多,人才梯队却没有断档。创始人张翀昊认为,科教城是一个出思路的地方,更是一个能把思路变成产品的地方,而丰富的人才供给正是其独一无二的优势。“既有电气、制造、调试相关人才,也有通信、数据、软件人才,既有科技人员,也有技能人才,企业创新的成本大大降低。”
今年,张翀昊投资2000万元,与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合办全国高职类院校首个工业互联网学院,同时建立工业互联网研究院,作为企业进一步推广工业互联网的平台。“这既是我们反哺园区教育事业,也是校企协同为常州新兴产业培育储备人才。”张翀昊说。
常州科教城管委会副主任郜军表示,2016年起科教城启动实施“350计划”,在2016年至2018年3年间,园区高校、科研机构、高科技企业三方每年互派互聘至少50名左右高层次人才,通过双向聘用、短期工作、项目合作等柔性流动方式,实现人才在园区之间共享,推动了科教城协同育人、协同创新良性生态圈的发展。
■记者手记
拿出当年兴办乡镇企业的精气神
“选择落户科教城,首先就是被政府诚意打动。当时管委会领导带着团队亲自去北京,跑了好几趟,而且是带着合同去谈项目。”纳恩博公司运营总监赵良涛说,包括最近公司几个研发人员的孩子要上学,也是管委会负责的领导亲自带着他跑教育局解决问题。
常州科教城入园企业纳恩博科技公司成为全球最大智能平衡车企业。常州科教城管委会供图
这是常州弘扬新“四千四万精神”、发力创新园区建设的一个缩影。改革开放初期,常州、张家港、江阴等地面对原材料与市场两头在外、科技人才普遍短缺的情况,踏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吃尽千辛万苦,历经千难万险,实现乡镇经济的异军突起,创造了独特的“苏南模式”,也孕育出著名的“四千四万”精神。以常州为代表的苏南地区也与乡镇企业、草根经济崛起的佛山等珠三角城市,共同成为中国经济版图中的一股强劲力量。
进入21世纪,常州把利用科教资源作为转型升级的动力源,将科技创新列为头等大事,并举全市之力,把产学研合作作为突破口,依靠“科技长征”对接大院大所,开创性地探索出一条在科教实力相对薄弱地区集聚优质资源、构筑优势的区域创新之路。
拿出当年兴办乡镇企业的精气神,常州不断发力创新驱动,大力建设创新集聚区。常州曾经特别选派千名科技联络员进大学和科研院所,把人员“批发”进校、院、所,要求只有一条:要像招商引资一样,盯上去、不放松,全力加快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常州科教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认为,常州科教城的发展经验和优势,就在于创业的土壤。一直以来科教城保留着“三杯茶”制度: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天使下午茶、为科技企业提供营销服务的安琪营销下午茶、让管委会领导和企业负责人面对面的政府服务半月下午茶。
常州科教城入园企业北航天峋无人机公司快速成长发展。常州科教城管委会供图
事实证明,一个成就鼓舞另一个成就,就会发生创新的连锁和聚集反应,入驻的企业也自愿当起政府的招商员。以北航系创业团队为例,除了纳恩博,如生产轻型智能协作机器人的遨博智能的创始人是北航教授、研发无人机的天峋团队是北航的毕业生。“遇到合适的创业团队我们都会向他们推荐科教城的营商环境,成功吸引了两三家进驻。”赵良涛说。
改革开放40年,佛山敢为天下先,推动一大批全国知名的乡镇企业迅速崛起,为民营经济的辉煌打下基础。在兄弟城市常州走南闯北招科引智,开展“科技长征”时,佛山如何开启新的征程,拿出当初兴办乡镇企业的劲头办好创新园区,是一道值得思考和需要实践的新命题。
■聚焦
扶持科创团队的常州故事:
150万元投资换来亿元级“小巨人”
江苏无锡人张翀昊还记得五年前他从意大利回国投身激光装备制造行业的情景。“当时在无锡跑了4个园区,听说我是做装备的,对方说可以提供100平方米的工位办公,但都无法满足我建一个工厂把实验室技术产品化的需求。”张翀昊回忆,此时他收到了常州科教城伸出的“橄榄枝”,并在入驻科教城后三个月内迅速建好了厂房。
2014年是天正工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的第一年,科教城成为它的首个股东,投资150万元。然而设备生产出来了,销售额却仅有100万元出头。困顿之际,科教城再次为他联系了一笔贷款。
“做设备卖不出去的时候,是继续研发还是组建销售团队?这都是不同的思路。幸运的是科教城是一个很容易出思路的地方。”张翀昊说,当时他果断转换思路,并购了一家销售渠道较广的传统企业,对其进行生产技术、供应链管理、企业管理流程的智能化改造。依靠技术上的领先一步,张翀昊很快打开市场,并购当年企业年销售额就突破1亿元,随后两年中保持了年均超过80%的增长速度。
由于客户大多是中小微企业,张翀昊发现跟这些企业做生意时回收账款特别难,原因是这些企业缺乏完整规范的财务数据,不能满足银行传统授信流程要求。从这一痛点出发,张翀昊发现了新的市场机会,他组建信息与数据研发团队,引入国外专家小组,进行技术与工业生产数据领域的征信算法与体系的研发。最终首创独具特色的“工业生产力征信系统”,成为全球首个不依赖于财务数据,完全基于工业生产数据的征信体系。2017年,该系统上线后迅速获得了金融机构与中小微企业的认可,一年内装机15000套,协助9000家中小微企业连入网络,帮助1200家中小企业获得小额贷款与融资,总金额超过8.6亿元。
今年4月,天正股份和常州市政府各投资1.5亿元,实施常州工业互联网建设一期项目,计划在两年内连入常州1万家企业,5万台设备。天正股份还入选了2018年江苏省科技小巨人企业。
“现在企业的激光设备销售收入和大数据服务收入占比是3:7,而且后者利润率是前者的12倍。”张翀昊说,虽然被评价为“靠想象力赚钱”,但他认为思路决定出路,而科教城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和完善的人才链给予他跨界整合资源的信心,未来仍将扎根科教城,为更多中小企业提供大数据服务。
(南方日报 蒋晓敏 林东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