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税营业收入106.68亿元,首次实现半年度营业收入过百亿元,增幅超过30%;新增授权专利900件,新增入驻机构和孵化企业262家;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7家,其中首次申报企业14家;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190项,合同金额18765万元……2018年上半年,常州科教城无疑给出了一份分外亮眼的经济“成绩单”。靓丽数字的背后,是常州科教城一直聚焦的两个字——创新。常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科教城党工委书记徐光辉告诉记者,近年来,常州科教城始终秉持“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所企共赢”的理念,抢抓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机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科技长征之路,顺应大趋势,抢下先手棋,打好组合拳,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在高等教育、载体创建、平台升级、公司孵化、产业培育、人才招引以及开放合作、科技金融、公共服务、生态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绩。
国家级两化深度融合试验区、国家级中德创新园区、国家高职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级软件园、国家级留学生创业园、全国青年创业示范园区、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创新园区……一系列“头衔”印证着科教城作为常州“创新之核”的锻造轨迹。
“秘诀就是两个方面:一是改革创新,改革注重问题导向,把市场配置创新资源作为‘牛鼻子’;创新注重效果导向,把产学研用结合作为‘主抓手’;二是融合发展,经济科技教育并举,创新创业创造并进,不断厚植全要素生态。”徐光辉谈到。
如今,在这个面积仅5平方公里的园区内,科技人才总数超过2万人,其中国家级人才68人,省“双创人才计划”79人,入驻创新型科技企业近3000家,公共研发机构31家。平均每天创立2家科技企业、转化1项科技成果、新增4件授权专利和授权2项发明专利。每一个方寸间,都是创新创业者的最佳“栖息地”。
招才引智搭建创新平台
不久前,中国科学院常州先进制造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中心暨江苏中科院智能科学技术应用研究院理事会在常州科教城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科院常州中心与江苏中科院智能院的整合方案。
采访中,中科院常州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2006年11月,中科院常州中心在科教城成立。2013年10月,中科院、江苏省和常州市三方签约共建江苏中科院智能科学技术应用研究院,与中科院常州中心按照“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模式运行。
“此次整合的目的,就是结束长期以来两种‘中科院’声音的现状,解决产业化发展瓶颈,更好地实现院地协同创新。”他表示。
协同创新,这是一个对常州科教城有着决定性意义的词汇。
不同于传统的产业园区,始建于2002年的常州科教城最初只是一座以高等职业教育为特色的大学城,其初衷是通过将高等教育资源集中起来以解决当地高校资源匮乏、高端人才需要引进、自身培养能力不足等问题,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2006年,在大学城基础上,常州开始建设科教城,并定位于:以高等职业教育为特色的高教园区和以产学研协同创新为特色的科技园区,努力打造一流的应用人才培养、高新技术研发转化、高科技企业孵化、新兴产业培育基地。
不过,仅仅依靠当地的教育科研资源来支撑“产学研协同创新”这个大课题,显然还远远不够。
“常州没有清华北大,也没有南大东大,让常州大学发展到那个水平,时间太长。”采访中,科教城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当时常州市委市政府喊出了“科技长征”的口号,就是到国内的“大学大院大所”甚至海外去招才引智。
通过十几年的“招院引所”,常州科教城已经形成了“国家级、省级、市级”三级创新梯队,打造出“高端、高质、高效”的产业技术创新源头。目前,中科院和国内著名大学在常州科教城已经建立了31个研发平台,集聚起雄厚的研发力量,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不断注入动力:园区创成常州首个省属科研机构——江苏中科院智能科学技术应用研究院;中科院先进所、南大常州研究院、北化常州研究院入列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机械总院江苏分院、大理工常州研究院、LED半导体照明研究院、湖南大学常州研究院、中科院常州光电所、中科院常州数控所等10个单位先后创成省产学研联合重大创新载体……2018年江苏省新型研发机构奖的前十一家机构中,常州占有六席,均在常州科教城。
“创新资源的流动规律在变,开发利用方式在变,科研组织形式和科技创新模式也要不断创新。”徐光辉告诉记者,近年来,科教城注重发挥创新平台的“极化效应”,着力进行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攻关,抓增量引进,抓存量提升,同时不断完善创新平台绩效评估制度,让科技服务体系从“笼统”变成“系统”,企业从“配角”变成“主角”。
以中科院为例,目前其已有30多家研究院所与常州地区的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已经建立16个分中心、42个专业实验室;与企业联合共建47个所企研发中心;引进、孵化高科技公司70多家,注册资本超过5亿元;承担各类产学研合作项目近千项,项目合同经费7.5亿多元。
“从0到1”大道成于产业
“离梦想最近的地方”——在常州科教城,立有一块标语牌,上面醒目地写着这样一句话。
对此,1982年出生的张翀昊一定深表认同。作为常州天正工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张翀昊的履历颇为“光鲜”——研究生就读于于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先后获得了硕士与博士学位。博士学习研究期间,担任意大利SITEC国家激光实验室研究员,参与主持了近10项欧盟框架协议和意大利国内的科技研发与产业化项目,期间曾参与欧盟框架协议第四、第五、第六期的重要项目,具备了丰富的科研与成果转化经验,
2013年,国产激光装备70%的零部件依赖进口,有感于国内外的技术壁垒与差距,张翀昊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中毅然回国,加入创业大军。对这样的人才,国内多个城市早已“盯”上。但最终,张翀昊选择了常州科教城。
“常州是老牌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发达,配套能力强;多年来,科教城已集聚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在机械结构、软件研发等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上,大家可以合作研发,互通有无。”采访中,他向《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道出了自己的理由。
创业之路曲折艰辛,但他与团队始终坚持以技术为导向,创业4年多来,以技术开发为根本,结合市场需求不断创新,发表学术论文11篇,专利授权63项,先后帮助国内十几家厂商突破技术壁垒,完成了激光设备的纯国产化。
从2014年正式落户常州科教城,短短2年之间天正工业就实现产值从150万元到2.6亿元的“惊人飞跃”,成为中低功率激光切割设备华东第一、全国第三的企业。如今,天正工业又发力工业物联网和工业大数据服务,建成了“工业大数据金融云服务平台”,基于其智能装备、工业大数据和智能算法,建立了一整套为金融机构所认可的工业征信体系,为中小微企业融资架设了一座工业金融桥梁,也实现了由装备制造企业向工业服务企业的成功转型。
“科教城起于教育,兴于研发,大道成于产业。”因此在常州科教城的发展蓝图中,培育高科技创新型企业近年来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不过,对于产业的发展,常州科教城却有着自己的独特理解。
“产业化水平并不是由某个产业总量来反映的,而是产业内具有代表性公司来定义的。”徐光辉谈到,常州科教城重视头部经济效应,具体策略是把新兴产业的孵化与育成作为着力点,把“高科技+新产业”企业集群作为突破口。也就是一手抓领航企业和领军团队,一手抓链上企业和初创团队,不断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园区综合竞争力。
近年来,常州科教城聚焦“智能、设计、信息”三大先导方向,制定并组织实施“333”工程和“358”计划,按照“建设1个高端研发平台、培育10个规上科技型企业、孵化100个创新型企业”的路径,按照3万元/平米、5万元/平米、8万元/平米年度产出为标尺,将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价值链统筹起来,把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能力建设上。去年,常州科教城又突出人工智能前沿技术进行全面布局,出台《常州科教城关于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智能数字产业园、中德创新园区、省互联网产业园建设为主要抓手,招引培育具有高端产品和核心技术的高科技公司。
2017年,科教城全年营收超亿元企业35家,同比增加10家;规上企业91家,同比增加18家;500万元以上企业208家,同比增加44家。纳恩博、英诺激光、天正工业、遨博智能、铭赛机器人、中科朗恩斯、美淼环保……如今,越来越多的隐形冠军、行业翘楚在科教城实现了“从0到1”的嬗变,并且不断上演着新的创新“加速度”。
“三杯茶”构建创新生态
人才引来了,技术带来了,项目落户了。如何让来自全球各地的人才安心创业?如何让成长中的“科技小苗”享受更多的阳光雨露长成参天大树?对于孵化和引进科技创新型企业,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服务是生产力,生态是竞争力,工业时代的竞争力体现在公司,创新时代的竞争力体现在生态。”采访中,徐光辉向《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谈到,近年来,常州科教城用生态理念来统合园区人员的观念与认知,以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为中心,让大家成为主体与客体协调发展的自觉践行者,调动和激发园区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汇众智,集众力,一起来解决园区高科技有没有、产业化能不能的问题。
一是深入推进国家级两化深度融合试验区发展,积极探索“载体+基金”运作模式,大力深化股权投资、创业服务、资产入股等运营方式,给力轻资产、高科技、高成长、高效益公司快速发展,不断增厚园区全要素生产率;
二是以中德创新园区为窗口,积极参与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创新资源,努力打造德资中小企业集聚与孵化基地;
三是按照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原理,既鼓励有理想的年轻人,特别是具有一技之长的大学生进入载体和平台,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又支持有才能和敏锐性的创业家,通过专业化公共服务,发展高科技新兴公司;
四是按照“木桶理论”的原理,积极引进和深化科技金融、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知识产权以及公共管理、创业辅导等要素与服务,为创业者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支撑。
这其中,最让人称道的,便是常州科教城所创立的“三杯茶”品牌活动。
金融——“天使下午茶”:就是邀请券商、银行、风投等单位参与,帮助创业者寻找投资者,协助投资人对接更多优质项目,促进产业资本、金融资本、技术资本有效对接。
营销——“安琪下午茶”:就是集实战企业家教练、科技型创业导师、成功企业家等,以私董会的形式引导科技型初创企业创始人跳出自有的思维视角,梳理企业发展所面对的商业经营、产品价值、增长动力等相关因素,为初创企业发展中的诸多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服务——“半月下午茶”:就是企业与科教城各个部门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科教城党工委、管委会领导以及相关职能处室的负责人齐到场,面对面听取企业家们在发展过程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对于我们这样的企业,在成长过程中,科教城的全方位服务体贴暖心,让科技人员学会如何经营公司,少走弯路。”张翀昊表示,这三杯茶从不同的角度,全方位加强人才、公司、平台同资本、市场、政府的有效对接、撮合、联姻,打通产学研全经络。
从拎包入驻,到人才引进、融资对接,常州科教城逐步形成了科技与经济、科技与教育、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的良好局面,为众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打造了一个优质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从而打通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同时让常州科教城连续四年荣膺《创业邦》“中国最佳创业园区”放飞梦想第二名。
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为产业创新“保驾护航”
2017年5月,常州科教城落户了中国(常州·机器人及智能硬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这个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是首个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复设立的,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开展知识产权保护的服务型机构。
中国(常州•机器人及智能硬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以支撑产业创新发展为目标,构建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体系,实现专利快速预审、快速确权、快速维权、运营导航的协调联动,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全链条。目前,中心审查确权、维权、导航运营三大核心业务已全部顺利开通,给企业开展知识产权工作带来不少便利。
“正常情况下一个专利授权需要很长时间,比如发明专利,从申请到授权需要2年时间,这对于企业的知识产权布局非常不利,而通过中心,一些优质专利4-6个月就可以授权了。”中心建设工作负责人李强说,这样的“加速度”同样体现在维权上,假冒专利案件和外观设计侵权案件一般在十天内办结,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侵权案件一般在一个月内办结。
中国(常州•机器人及智能硬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还将审查能力和资源派到企业的实验室中去,从研发开始进行专利检索和布局,在撰写过程中进行指导,及时发现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为企业提供全产业链的知识产权保护咨询与服务,将创新能力聚集到科教城周围,共同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为常州集聚机器人及智能硬件产业要素和创新资源增添了强劲动力。
除了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常州科教城的众多实验平台、教育培训等科技服务都面向全市企业,旨在助力常州加快集聚创新资源、打造创新型城市。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是最好的时代,在常州科教城,创新正在重构未来。
“高”字优先:做特教育园区
不同于一般的产业园区,常州科教城以教育起家,前身是全国第一个以高等职业教育为显著特色的高教园区。如今,科教城内有常州大学一所全日制本科学校和五所省属高职院校,在校大学生近10万名,高职毕业生就业率连续8年达98.5%。
近年来,通过大力推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领军型大学建设和创建高水平高职教育园区工作,园区集聚整合校所企优质资源,建成集约育人共享平台,首创资源跨界“共建、共管、共享“新机制和“校•所•企”全方位协同育人新路径,形成了“政府主导、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区域高职教育常州模式。
“富强靠创新,创新靠人才,要大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业的时代新人。”采访中,常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科教城党工委书记徐光辉向《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谈到,科教城将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和人才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更加重视教育工作,更加重视人才工作,大力推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领军型大学建设和创建高水平高职教育园区工作,为常州乃至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人才保证与智力支撑。
高质量建设好常州大学
今年4月,标准排名城市研究院和优客工场联合发布了一份“中国最具创新力大学百强榜”。榜单旨在遴选出促进新技术进步、创新发展,助推中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大学。榜单参照路透社的评价体系,加上符合中国高校实际的二级指标,采用各种权威机构的原始数据,从科研能力、创新潜能、学术水平、平台建设四方面的指标来体现高校的创新力。
在这一份业内人士评价“十分权威”的榜单上,江苏省共有17所高校入围全国百强,常州大学位列第95位。
“这是对常州大学近年来综合实力继续攀升的又一次认可。”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常州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陈奎庆说,常州大学始建于1978年,前身为南京化工学院无锡分院、常州分院。历经40年的建设发展,现已成为一所以工学、理学、管理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产学研”紧密结合办学特色的高等院校。
目前,学校拥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化学、材料科学2个学科进入全球ESI学科排名前1%。五年来,学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2项,授权发明专利1664件,授权发明专利数稳居全国高校前50强。在Nature Index排行榜上目前位列全国内地高校第53位。
作为园区内唯一的一所全日制本科学校,常州大学是科教城教育资源的风向标,也是服务发展的排头兵。近年来,常州大学大力开展校地、校企合作,把突破关键技术、推动企业的科技进步,联合试制和开发新产品,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作为服务社会的重点工作。
正如常州市委书记汪泉曾所言,作为扎根常州的地方高校,常州大学紧密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在推动自身发展的同时,日益成为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要智库、人才培育的重要基地、创新发展的重要源泉,为常州改革开放和“强富美高”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持,作出了重要而突出的贡献。
“我们将一如既往重视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支持常州大学提高办学和科研水平、承担国家和省重大科技项目,为常州大学新一轮发展创造更好条件、提供更好服务。”科教城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陆金林表示,支持常州大学通过实施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协同创新计划、特聘教授和品牌专业建设工程等,加快实现从教学型大学向产学研紧密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变。支持在常研发机构、高新技术企业等与常州大学联合共建实验室或研发中心,开展产学研用合作和成果转化;支持常州大学拓展办学空间,全方位培育和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加快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高水平建设好职教园区
常州科教城(高等职业教育园区)是全国第一个以高等职业教育为显著特色的高教园区,由江苏省教育厅和常州市政府共同建设,是全国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区、江苏省示范性高职教育园区。
近几年来,园区高职院校多次进入全国就业、服务贡献、国际影响力50强。2018年1月,园区信息学院、工程学院、机电学院等三所高职院校被江苏省教育厅认定为江苏省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2018年6月,园区五所高职院校共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22项,其中一等奖11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5项。
实际上,自2002年,科教城启动规划建设,就把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作为常州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战略突破口和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的战略支点,作为培养高素质产业工人、助推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聚力重点产业转型,常州技工院校相继开设智能制造、工业设计、物联网、飞行器装备等80多个专业,每年毕业生近万人,就业率98%以上。每年都有一大批优秀的高级技工人才走向产业一线,为这座智造名城源源不断输送着新鲜血液。
“未来,将在江苏省示范性高等职业教育园区的基础上,全力打造常州高等职业教育园区升级版,积极创建江苏省乃至国家高水平高职教育园区。”陆金林表示,通过实施专业集群发展、产教融合平台建设、高水平国际化建设、信息化园区建设等四大工程。其一,创新园区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增强院校办学活力和竞争力。其二,推广“学院+”发展模式,推进产教融合。其三,组建园区数字化协同创新中心,扩大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其四,深化中德职业教育合作,做强做优园区职业教育品牌。
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发展
走进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地下工程技术实训中心,一座硕大无朋的盾构机冲击着视野。原来这是上海城建市政工程集团提供的盾构原型机全套装备。该校开设地下工程专业,上海城建市政工程集团主攻地铁、隧道工程。专业对口,两家一拍即合,联合共建实践平台。学校提供师资场地,负责培养人才,并与上海城建市政集团在内的多家企业开设“订单班”,共同制订教学内容和标准。
在科技城,类似产教融合发展的例子还有很多。近年来,本着“发展什么样的产业就有什么样专业”的原则,科教城的数所技工院校始终围绕“产、教、融”育“巧匠”。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动”,顺应企业技能人才需求而“转”,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而“变”。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指出要逐步提高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程度,健全多元化办学体制,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积极增强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贡献。
一直以来,科教城始终重视产教融合,通过集聚整合校所企优质资源,建成集约育人共享平台,首创资源跨界“共建、共管、共享”新机制和“校•所•企”全方位协同育人新路径,探索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地方特点、时代特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与产业互融的创新之路,形成了“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企所共赢”,具有全国影响的高职教育发展常州模式。
2014年,科教城管委会联合园区6所高校申报的《政府主导、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区域高职教育常州模式的创新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采访中,《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了解到,未来科教城将从多个方面继续推进产教融合,包括积极推行“双元制”、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实现校企育人“双重主体”,学生学徒“双重身份”;继续实施“350”高层次人才互聘计划,协同推进园区科研机构、高科技企业与院校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转让和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深度对接合作,实现协同育人、协同创新、协同生态的发展新格局;推行“学院+”发展模式,健全园区管委会及高职院校理事会制度,吸纳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社会组织等多方参与人才培养;鼓励高职学院以引企驻校、引校进企、校企一体等方式,吸引优势企业与院校共建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支持引导企业,尤其是园区科研机构、高科技企业深度参与园区高职学院的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环节。
积极扩大国际交流合作
2013年,常州与德国埃森市签约,正式启动“中德创新园”合作计划。依托科教城和武进国家高新区两大主体优势,借鉴德国鲁尔地区转型升级成功经验,按照“科教先行、产业支撑”的发展思路,努力建设成为科技创新先导区、高端产业集聚区、人文生态宜居区和中德产业合作示范区。
2016年10月,“中德创新园区”被国家发改委和欧盟驻华代表团授予“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示范区”称号。
近年来,依托中德创新园区,科教城深化中德“双元制”职业教育合作,聚焦巴符州教育部开展新一轮职业教育合作谈判和协议签署,积极引进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开展合作办学。继续做好“胡格教学模式试点班”“AHK”项目等,全年接受德国“双元制”模式教育的在校学生达550人。另外,每年为博世力士乐、曼恩机械、卡尔迈耶、朗盛化学以及威能化工等德资企业输送“订单培养”学生超过100名。
目前,科教城已与美国、英国、日本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余所高校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2010年,常州大学、信息学院、纺织服装学院被省教育厅确定为江苏省教育体制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分别承担“扩大来华留学生规模”和“建立一批中外合作高水平大学和项目。目前,由教育部审批通过或备案的园区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共19项,其中专科教育项目12项,合作院校包括加拿大圣西维尔大学、爱尔兰国立大学梅努斯、韩国明知专门大学等共计9所。
“优”字引领:做靓中德合作
不久前,于2016年开工建设、面积近22万平方米的中德产业创新与合作中心在常州科教城举行揭牌仪式。
“中心将在中德创新园区框架下,作为两国合作的平台型核心载体,按照‘德国技术+中国市场+常州产业’的模式,通过借鉴德国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成功经验,深化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科技合作交流,助推常州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常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科教城党工委书记徐光辉说。
2013年,中德两国正式确定在常州建设中德创新园区,依托常州科教城和武进国家高新区两大主体优势,借鉴德国鲁尔地区转型升级成功经验,按照“科教先行、产业支撑”的发展思路,规划为研发园区、产业园区、教育园区、现代商务区和生态宜居区五部分。
结缘5年来,中德创新园区立足常州市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大力引进德国资本和先进技术,加快科技和教育领域的对德合作,常州对德全方位合作深入开展。常州科教城作为常州经济发展的“创新之核”,始终坚持科技与教育融合发展,坚持聚焦德国产业资源和科技力量,在“中德创新园区”框架下全面开展对德合作,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近年来,中德创新园区紧紧抓住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战略机遇,依托常州科教城和武进国家高新区两大主体优势,借鉴德国鲁尔地区转型升级成功经验,按照“科教先行、产业支撑”的发展思路,规划为研发园区、产业园区、教育园区、现代商务区和生态宜居区五部分。
2016年10月13日,国家发改委和欧盟驻华使团经过严格挑选,在全国三十对合作项目中,中德创新园区与其它三组合作伙伴被授予“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示范区”。
“未来,中德创新园区将继续在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的框架下,着眼于项目招引、载体建设、资源优配、政策完善等方面,为长三角企业打造对德合作的窗口、中德科技成果产业转移的高地。”徐光辉表示。
交流机制日臻完善
2013年11月21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论坛上,时任常州市市长费高云与时任德国埃森市市长莱哈德·帕斯签订《中欧城镇化合作城市项目意向书》,正式启动了“中德创新园区”合作计划,同时也拉开了两座城市全面交流合作的大幕。
5年来,以中德创新园区为基础,常州市和埃森市在科技、教育、商务、旅游、卫生、规划等领域通力合作,业已搭建起高效的交流渠道和高频次的交流活动。
2013年11月初,项目推进初期即成立了“中德城镇化技术中心”(CUT),主要功能是协调推进中德创新园区规划建设相关事务,并为企业“走出去、请进来”提供专业服务,下设两个分中心,一个设立在常州科教城,一个设立在埃森市经济促进局,双方建立定期会商制度,有效地服务中德创新园区并坚持至今。2014年10月双方在埃森市成立“常州科技经济发展中心”。2015年3月,埃森市议会通过了与常州正式结为友城的决议,当年4月22日,常州与埃森两市市长在南京共同签署了两市间建立友好城市关系协议书,体现了两省州对两市间近年来在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框架下所开展合作取得成果的充分肯定。
采访中,科教城管委会副主任路琦向《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介绍,过去5年里,中德创新园区逐步搭建起中德双向交流互动平台,多次举办境内外投资说明会,积极建立与德国企业、园区、科研院所、高校的联系,接待德国政府、企业等友好访问十余次。
2014年3月,常州在埃森举办“德中经济论坛-聚焦常州活动”,向北威州及埃森工商界、科技界与教育界推介“中德创新园区”。同年5月,埃森市与北威州投资促进署在常州合作召开投资说明会,向常州企业推介城镇化技术中心和“中德创新园区”。2014年10月底,环保领域专题招商会在常州召开,鲁尔地区经济促进署携一批德国高科技环保企业到常州进行专题对接。2015年3月,常州在埃森工商大会召开“中德创新园区招商会”,与意向企业一对一洽谈,拜访目标企业并进行深入对接。2016年5月9日,在常州科教城成功举办“常州德国企业协会成立及中德创新园区投资说明会”,常州市德资企业代表、与德国有合作意愿的民营企业代表约130人参会。2017年2月,在欧盟商会南京代表处举办的“欧盟企业在中国-南京建议书2016/2017”活动中推介中德创新园区。6月15日,在常州科教城成功承办由国家科技部和德国科技研究部共同举办的“2017中德青年创新创业合作交流会”,来自德国科研机构、大学、创投机构以及科技园区的20余名客商与常州近百名企业、科研平台代表全面对接。8月、11月科教城代表团两次在埃森市等地专题召开招商会推介中德创新园区,巩固与埃森市经济促进局、埃森科技创新园等合作伙伴的友好基础……
“引进来”与“走出去”齐头并进
6月5日下午,一辆造型奇特的房车在常州科教城科教会堂广场上吸引了不少市民围观。这辆炫酷的房车是由世界著名设计师易吉·克拉尼设计、常州科教城江南克拉尼设计院有限公司自主研制,不仅具有目前世界上最长的房车车身,更因为其炫酷的艺术设计、舒适豪华的室内空间,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工业设计是现代制造业与创新创意高度融合的“智慧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常州作为全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制造业正处于从传统制造向现代创造转型的关键时期,对“引进国际先进理念和先进力量,打造完备的工业设计体系,提升工业设计的整体水平”表现出迫切的需求。
2014年,有“21世纪达芬奇”之称的世界顶级设计大师路易吉﹒克拉尼领衔的“江南克拉尼设计院”正式落户常州科教城江南现代工业研究院,用“创意+设计+技术+用户+商业”全流程创新模式,助力常州制造转型。
作为第一个入驻科教城的对德项目,截至2017年底,江南克拉尼设计院成功完成多项设计项目,已孵化克拉尼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克拉尼房车科技有限公司、克拉尼洁具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获得休闲沙发、时尚茶具、冬奥会房车3项外观设计专利授权,实现年销售500多万元。
这仅仅是一个缩影。过去五年,中德双方积极推进常州企业走进德国,德国企业引入中国,多个中德项目落地运作。
由中德两国总理见证签约的中设设计集团与埃森市KZA建筑公司两家成立的合资公司“中德(常州)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与2017年7月份正式运营,这是常州和埃森缔结友好城市后第一个落地项目。公司项目覆盖交通运输、城市规划、智慧小镇设计等,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的支持下,公司先后与亚东集团合作开发工业区转型小镇设计项目,参与在常州召开的“第二届中德养老大会”,德方KZA团队在活动中成功推介基于德国标准又兼顾中国市场特点的“GIGA”养老标准的项目设计,完成标准化建筑设计项目。
与此同时,常州本地企业南方轴承、江苏维尔利、美淼环保、高尔登科技、绿尚科技等也走出国门,开展多种合作,深耕德国市场。南方轴承德国分公司与美淼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正式进驻德国埃森“常州科技经济发展中心”,完成注册登记,并在当地招聘人员,开展德国市场的业务开拓。高尔登公司已在埃森完成欧洲分公司注册,还在杜塞尔多夫成立新公司,全面拓展在德业务。
大力推进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
加强在职业教育方面的合作,一直是中德双方合作的重要内容。
2012年以来,江苏省和巴登符腾堡州经济技术合作混合工作委员会第21次(2012年10月)、第22次(2014年5月)、第23次(2016年6月)会议均明确以常州科教城为载体,推广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进一步深化和切实推进省州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合作。
其中,第23次《会议纪要》还进一步明确:1、江苏方面表示,在常州科教城学习、推广德国“双元制”教育过程中,希望德资企业加盟参与。此外常州还希望巴符州引荐德国职业教育专家赴常州科教城指导工作。2、省州双方同意发挥常州科教城的基地作用,拓展双方在技术研发、技术转移、科技创业领域的合作。
所谓双元,是指受训者必须经过两个场所的培训。其中,一元是指职业学校,主要向学生传授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另一元是企业或跨企业职业教育中心等校外实训场所,主要让学生接受职业技能方面的专业培训。在职业学校,以学生的身份学习专业的理论知识,大概占用30%的时间;在企业或实训中心,以学徒的身份在师傅的带领下学习实践操作技能,大概占用70%的时间。
这种“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不仅被誉为上世纪二战后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而且也成为本世纪2008年经济危机后德国经济稳步增长的坚实平台。可以说,作为世界装备制造第一强国的德国,其“双元制”职业教育功不可没。“实体经济+职业教育”,正是德国国家核心竞争力的要素。
近年来,中德创新园区在“师资培训、校企合作、联合研究、证书体系”四个方面与德国开展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已成立了“常州中德教育培训中心”和“AHK(德国工商大会)常州科教城研究发展中心”,与德国巴符州的职业教育合作入列历次江苏—巴符州友好合作备忘录,园区加强与在华德资企业的沟通、协调,共同制定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实施校外实践教育,中德合作培养双元制学生达到600人。
“未来,科教城将进一步大力引进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和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借鉴德国工业4.0成功经验,引进吸收德国先进技术成果,共同培养具有国际标准的技能型和应用型创新人才,服务常州乃至长三角地区制造型企业转型升级。”路琦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下一步要重点做好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重组、在华德资企业联络、生企互选、工学交替、AHK考核实施、终期考试备考等环节,尤其重视教学方式改革,在教学与管理中体现德国的职业培训标准,增加规范性操作示范及手册的查阅,教学中强化对实训设备的规范化管理,课程内容更多来自企业的案例。
“创”字当头:做大新兴产业
2014年5月入驻科教城,2年之间实现产值从150万元到2.6亿元的“惊人飞跃”,成为中低功率激光切割设备华东第一、全国第三的企业——这是常州天正工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在常州科教城所创造的成长“奇迹”。
“去年全年实现销售4.8亿元,增长120%;利润总额2600万,增长478%。”对于这样的销售业绩,公司董事长张翀昊还是感觉“太慢”,明年公司计划融资5000万元,产值5亿元。
“近年来,常州科教城坚持探索性、创新性、引领性发展,聚焦聚力,做大新兴产业。”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常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科教城党工委书记徐光辉说,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经济、新产业正迅猛发力。善弈者谋势,常州科教城牢牢把握科技创新这一“核心的核心”,按照建设全国一流智能制造名城和长三角特色鲜明的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的发展定位,坚持聚焦智能、设计、信息三大主攻方向,扎实推进“333”工程和“358”计划,把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努力建成研发创新、人才育聚、成果转化和新兴产业的高地。
加快做强做优科技公司
“2018年遨博协作机器人计划销售3500台,实现销售收入2.5亿元。遨博科技大厦竣工投产后,将建成年产5万台协作机器人研发、生产和运营基地……”5月18日上午,在常州科教城举办的遨博科技大厦奠基仪式上,遨博(江苏)机器人有限公司董事长魏洪兴描绘了智能协作机器人千亿级生态产业圈蓝图。
作为一家从事协作机器人研发和生产的高科技公司,遨博公司2015年底落户科教城,2016年年产机器人1000台,到如今短短两年多的时间,公司迅速成长,不仅进一步筑牢了企业在协作机器人研发和生产领域的领先位置,同时也夯实了常州在中国机器人产业中的地位。
遨博公司的发展是常州科教城众多创新型企业的缩影。
采访中,科教城管委会副主任郜军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一直以来,科教城坚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通过整合科技、人才、金融、产业政策资源,针对企业初创期、成长期、加速期特点,进行分类指导、综合施策。突出新兴公司引育,以贴近用户、家庭、市场为考量,重点优选外企高管创业项目、高校成熟孵化项目、上市公司转型项目;突出领航公司优育,重在市场力量与政府力量同向发力。
“经过近几年来的努力,园区企业数量已超过2500家,但单体规模偏小,平均年营业收入588万元。”徐光辉说,“下一步要集中力量向2000万元的目标奋进。”
采访中,本刊记者了解到,为了进一步推动园区企业加快做强做优,常州科教城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发力:
一是从园区实际出发,分类施策,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和促进企业规模“步步高”,即众创业、小升高、企入规、规转股、股上市,形成赋能型企业成长链。
二是突出龙头引育,从今年开始,实施“双百行动”计划,重点培育100家规上企业和100家高新技术企业,全面强化“财税、金融、资源”三大支撑,加快培育具有鲜明科教城特色的中国“独角兽”公司和“隐形冠军”。
三是紧扣“智能、设计、信息”三大先导方向,以特色载体和平台为牵引,进一步加大招科引智力度,进一步加大跨界整合力度,形成机器人、无人机、人工智能、移动通信、数字制造产业集群。
四是鼓励骨干企业依托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对产业链上的企业实行资本运营和并购重组。
“当前,要加快推进纳恩博智能车间、扬天机器人、天正工业、遨博科技大厦等项目建设,着力推进与江苏电信共建5G创新创业试点示范区,进一步推进数码大方工业云平台建设,加快挤占工业互联网的风口。”科教城管委会副主任郜军表示,2018年,常州科教城力争完成营业收入200亿元;新增入驻机构和孵化企业500家,企业总数力争达3000家;力争营收超亿元企业45家。
大力推进科技服务向研发经济升级
前不久,常州科教城内的北化常州先进材料研究院和大连理工常州研究院、常州数控技术研究所等6家研发机构,被评为今年江苏省新型研发机构。在全省评出的20家新型研发机构中,科教城内的研发机构就占了近三分之一。
作为常州的“创新之核”,科教城近年来积极构建高品质科技服务平台。目前,园区内有6所大学,先后引进和建设了中德创新中心、中英科技桥、中科院先进制造所等30多家公共研发机构,100多家企业研发中心,是省科技服务示范区。
采访中,郜军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近年来,常州科教城着力推动公共研发平台高端化,借鉴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院经验,以科技体制改革为动力,对研发机构实行主体重构、机制重塑和资源重组,先行先试项目经理、股权激励、合同科研、人才双聘等创新制度,着力提升研发创新和产业化能力,先后创成江苏中科院智能科学技术应用研究院和省智能装备产业技术创新中心。
着力推动企业运营平台高新化,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通过“互联网+”实行跨界融合,积极发展平台型经济,如佰腾科技、智雅在线等公司;支持新兴公司承接政府部门社会化功能,积极发展平台型服务,如大学仕、鑫软图等公司。
着力推动生态服务平台高效化,设立市区联动行政服务中心,实行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双单”管理;创成省创投集聚发展示范区,有效运作常创母基金和产业互联网发展基金,推行“创投+孵化”和“苏科贷”等新型投融资方式,园区各类风险投资基金规模超80亿元。
但科教城的眼光远不止如此。“要实现从开展科技服务向发展研发经济转变,不失时机推动研发产业化,打造示范区建设2.0版。”徐光辉对《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说,未来,常州科教城将继续深化科研院所“一所两制”,推行项目经理、合同科研和股权激励等,推动科技成果在园区转移转化,支持研发团队持股孵化,充分释放通过创造性劳动创造财富的动能。
此外,加强科技服务骨干机构建设,充分发挥“天天5·18”科技服务平台的作用,高质量运营中国(常州·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支持“佰腾科技专利云平台”发展,实现对专利大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应用,打造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服务的生态链。举办首届中国互联网知识产权大会,打造园区科技服务品牌。
凝心聚力主攻招科引智突破
张翀昊是意大利北方联盟优秀青年科学家,曾就职于意大利大型跨国企业,主要从事激光装备制造领域。
2013年,张翀昊回国创立天正工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祖籍无锡的他,创业地却选择了常州。“常州制造企业高度集聚,无论是产业基础还是市场基础都有优势。同时,常州市‘龙城英才计划’给予我们200万元的创业扶持资金。”张翀昊说。
创新,关键在于人才。近年来,常州科教城把握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机遇,大力培养和集聚创新创业人才,深入对接“龙城英才计划”,持续实施“金凤凰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千方百计引进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加快培育既懂科技又懂市场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目前,5平方公里的常州科教城,吸引了全球2万名高科技精英,其中国家级人才66人,省级人才72人,入驻创新型科技企业超过2500家,每天新增授权专利约合4件……在这里,企业老总、技术总监担任“产业教授”,大学教授也兼任企业科技副总,真正实现了“产学研对接、经科教联动、校企所共赢”。
“招科引智工作要抓得紧而又紧,按照高起点部署、高标准谋划、高效率突破、高质量推进的要求,围绕人工智能、机器人、智能传感、大数据以及下一代信息技术,聚焦外企高管投资、高校成熟孵化、上市公司转型、海归团队创业等项目渠道,采取产业招商、专业招商、以商引商、以才引才等多种方式,集成资源、服务、人脉、政策等综合手段,努力攻取一批具有关键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优强的大项目、好项目。”徐光辉说。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尚前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