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平台和载体是开展工作、推动发展不可或缺的依托和支撑。
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强调,要强化园区、展会、赛事、产学研合作、文化旅游等平台载体创新。
打造“创新之核”
市委全会提出,要加快推进科教城创新发展,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升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功能,使之更好发挥“创新之核”作用。
市委常委、统战部长、科教城党工委书记韩九云表示,常州科教城作为全市“创新之核”,已建成江苏重要的公共研发机构集群,集聚技术服务型、应用研发型等31家公共研发平台,为常州及周边区域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服务。省产学研产业协同创新基地、省智能装备产业技术创新中心、中德产业创新与合作中心、牛津大学创新技术转移(常州)公司等一大批平台载体,将技术优势、人才优势与企业的市场优势、资金优势聚拢在一起,激发出巨大的创新能量。致力于加快自主创新、成果转化,面向常州市“十大产业链”高质量发展需要,科教城将进一步积极推动创新资源和研发平台的高效配置,引进培育一批智能硬件企业以及国家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和省级制造业双创示范平台,有效推动常州制造业的智能化进程,用协同创新平台让校企之间的研发合作更加紧密、资源共享更加便利。
做强做大园区载体
市委全会提出,要加快推进常州、武进两个国家高新区以及两个综合保税区发展,使之更好彰显高技术、新产业、外向型特色。加快推进各级经济开发区、旅游度假区、中外合作园区、特色园区发展,集聚各类资源,着力提升能级,加大政策支持,使之更好承担经济社会发展主阵地功能。
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潘冬铃表示,将着力聚焦载体平台提升,大力推动开发区改革创新,加快出台促进开发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完善开发区考评体系,进一步优化和理顺开发区管理职能,激发开发区改革创新活力,推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积极推动常州、武进两个国家高新区争先进位,加快各类园区转型创新,推进常州经开区、金坛经开区和江苏中关村升格国家级。加快中以、苏澳、中德、中瑞等合作园区以及常州综保区、武进综保区等功能园区发展,特别是要抢抓机遇,加快推进中以常州创新园建设,抓好先行区启动,搞好拓展区规划,推动产业技术研究院实质运作,努力完成今年“共建计划”各项目标任务。进一步复制推广上海自贸区、苏州工业园区改革试点经验,全面推行区域评估工作,做好开发区部分经济管理及行政权限下放,推动落实国家级开发区全链审批赋权,持续提升开发区营商环境。
办好重大展会和重要赛事
市委全会提出,我市连续多年举办“5·18科技展洽会”和“9·28经贸洽谈会”,已成为工作抓手、形成品牌效应,要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办会质量,扩大影响力和辐射力。
今年我市成功举办首届世界工业和能源互联网博览会,取得较好效果,要发挥后续效应,强化项目招引和资源集聚,努力实现“双联双智双提升”。同时,要积极谋划新的展会主题,争取打造更多有影响、有特色的展会平台。
市委全会提出,通过多年努力,我市打造了中国羽毛球公开赛、西太湖半程马拉松等重要赛事品牌,要不断巩固提高,研究举办全程马拉松赛事,积极争取更多国家和省级重要赛事落户我市。
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朱笑冰表示,体育部门将向国际一流赛事看齐,着力提升组织承办重大赛事能力,进一步优化赛事组织、服务、保障等环节,不断提高中国羽毛球公开赛和西太湖半程马拉松办赛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加快全程马拉松等重要赛事活动的策划研究,力争在成功举办高水平体育赛事的同时,实现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开展和常州城市知名度显著提升的多赢。
加强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
市委全会提出,各辖市区和省级以上开发区、园区都要瞄准大院大所,至少建立1至2个重大产学研合作平台,集聚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形成创新驱动新引擎,为现有产业转型升级和未来产业发展提供支撑。
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斌表示,将加强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引领支撑新兴产业发展。结合高质量工业明星城市建设,围绕区域性、行业性重大技术需求,切实把发展提升一批高水平创新创业平台载体作为自创区建设的突破重点,使之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力量、引领新兴产业培育的新支撑、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全力推进自创区重大项目建设,推进重大创新平台引建,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推进科技创业平台建设。深入推进市、各辖市区产学研小分队赴国内知名高校院所精准对接,加强人才、技术、项目等全方位合作,加快引进一批高水平创新创业平台落户科教城、各辖市区。展示常州最新科技成果,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积极打造文化旅游平台载体
市委全会提出,要加快推进焦溪等江南水乡古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实施焦溪、孟河、杨桥等古镇古村修缮保护工程,加强古镇古村遗产价值研究和宣传展示。加快推进青果巷二期项目和大运河文化带精华段建设,改造提升南市河街区,打响“常州三杰”红色旅游品牌,不断提升常州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
市文广旅局党组书记、局长荣凯元表示,将创新发展业态,推动文旅融合“再升级”。发挥常州文化底蕴、资源禀赋、市场手段和整体联动等优势,全力打响全域旅游发展“常州品牌”,积极打造文化旅游精品项目,构建“城景一体、主客共享”的文旅发展新模式。深挖历史文脉,活化一批文旅资源。以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为主线,提炼运河名城文化、红色革命文化、江南水乡文化等“十大核心文脉”,加快推进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修缮保护开放,实现文脉传承与休闲旅游的完美结合。持续扩大名镇名村名人影响,全力推进孟河、焦溪加入江南水乡古镇联合申遗。
(来源:常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