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去年,全国城轨交通线路建设已突破9500公里,中国高铁出口印尼完成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海外落地,“十四五”规划和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对于轨道交通建设均提出了明确目标……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行业,轨交受到了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全产业也迎来了全面发展期。
如何在强干扰噪声背景下对微弱信号进行诊断与分析——这一轨道交通产业中涉及运行安全的关键技术,曾长期被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所垄断。随着国产自主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产业“风口”效应的持续影响,这一困扰行业多年的技术短板,正在被逐步攻克,而完成这项技术研发的,正是一家江苏的国家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路航科技。
名门效应 业积于善而始于人
谈到路航科技就不得不说到它的创始人林建辉——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西南交通大学青岛研究院院长。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第一支专业从事轨道交通车辆测试与故障分析的团队,30余年来,该实验室始终致力于检测核心技术的研究与创新。从就读、执教于西南交大并参与工作至今,40多年来,林建辉的职业生涯一直没有离开过轨道交通。
作为团队领导者之一,真正让林建辉在行业内声名大噪的,要从一个列车万向轴上的十字接头说起。CRH5车型牵引传动系统的万向轴长1.7米,每分钟转速达到4000转,我国复杂的地形和多变的气候条件,让这个核心装置不容出现任何安全隐患。“高速行驶的列车震动和噪声都比较大,静止下来又不容易发现问题,所以我们就想到了在运行过程中去监测。虽然听起来简单,但真正做起来技术含量却非常高。”
2011年,在一次监测过程中发现异常后,林建辉第一时间上报了数据,于是在列车回库检修的过程中,果然发现了十字接头有问题。“那是一个容易忽视的异常磨损,但磨损本身的出现,就已经说明了隐患确实存在。”林建辉回忆。在当时,国外也并没有成熟的相关技术可以借鉴,于是,林建辉带着超过40人的研发团队着手展开了研发,成立了路航科技公司,通过近一年的时间建立了耦合模型,研发改进了一系列的软硬件设备,并通过数据比对逐渐掌握了核心技术。“那是一个很枯燥的过程,好在大家都是做这个的。事实证明,我们的工作相较于传统的人工巡检,无论是效率还是成本都有了巨大的提升。”
崭露头角 专于垂直精于细分
公司成立之后,路航科技始终锚定轨道交通安全检测监测技术研发这一件事,通过自主创新解决该领域“卡脖子”问题,团队开展覆盖全部运营高速列车车型及典型线路的跟踪试验,积累下海量的原始数据,并建成了国内首个针对高速列车安全监测的数据处理中心。在CRH5成功落地后,公司也没有停止创新的脚步,反而不断做”第一个吃镑蟹”的事情,团队首创了中国轨道交通车辆关键部件实时动态安全监测系统。这是国内首创的安全监控产品,也是国内第一款上车安装的安全监控系统,使用场景中针对其他各种车型,包括轴箱、轴温、电机、蛇形失稳等方面,几乎覆盖了轨交诊断方面的各个领域。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NASA海洋科学首席科学家黄鄂教授评价说:“最核心的内容不会发表在国际期刊上,我认为你们已经成为了这个领域在世界上的领导者。”
发力新赛道 为交通强国贡献力量
2022年8月5日,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印尼两国务实合作的标志性项目之一 ——雅万高铁列车在青岛成功下线,高铁高速动车组和综合检测列车配套转向架失稳检测系统均由路航科技提供。该系统采用国际先进的双树复小波算法,当转向架发生水平方向异常振动,横向加速度值超出系统预设的失稳预警和失稳报警限值等情况,可能引发脱轨状况时,经综合诊断后,主机将输出预警和报警信息,确保列车安全、可靠、舒适地运行,为列车实现350KM/H高速运行保驾护航。路航科技也成了全国唯一为国外高铁动车组提供失稳检测系统并批量装车的供应商。
此外,路航科技还全面发力“城轨医院”领域,集检测预防、诊断治疗、术后康复、急救于一体,通过对轮轨关系、弓网关系、轨道几何等关键参数的监测,进行早期故障的判断和报警,是解决轨道交通运营中维修成本不足、维修不足与维修过度并存、被动应对故障、用工成本高企等痛点的重要方法。
只有技术才能支撑创新之路。路航科技依托西南交通大学强大的科研力量,共同探索出了一条具有行业特色的产业化发展道路。目前,企业已拥有发明专利150多项,获批第四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瞪羚企业等称号。
13年耕耘,正在结出耀眼的硕果。路航科技从跟着国外技术路线创新,到自主开垦出了一片原创性创新的无人区。“十四五”是我国从交通大国迈向交通强国的关键时期,交通行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将为科技强国、交通强国插上腾飞的翅膀。而路航科技也在为创造美好出行和我国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全力以赴实现在世界范围内的“领跑”。
(来源:新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