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魅力科教城 >> 城建之美 >> 内容
印记丨在这,千帆竞发奋楫者进
发布日期:2022-11-28  来源:科教城  浏览次数:  字号:〖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从 2002 年的一片田野起航,到如今平均每天创立 1 家科技企业、转化 1 项科技成果、拥有 10000 多名高层次科研技术人员并连续多年获评全国卓越创新园区。回望来时路,风风雨雨二十载,一代又一代的科教人以理想为帆、以奋斗为桨、以创新为刃,将个人命运与园区的蓬勃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一张张可亲可敬可爱的面孔、一段段感人的奋斗故事涌上心头,以致今天,回想起两年前正式踏上这片热土、成为一名科教城人时的场景,依然会难掩自豪。

在这,我看到了“筚路以启山林”的责任。进入 21 世纪,现代制造业发展、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产业结构升级,需要大量的高层次人才,同时更需要大批能在一线从事生产、管理,具有扎实基础知识和创新实践能力的高技能“银领”人才。这种介于“白领”与“蓝领”之间的“银领”,是“中国制造”的基础,更是“中国创造”的必要条件,需求量十分巨大。而常州很难拥有像北大、清华、南大、东大等世界一流的研究型高校,但是在高等教育的另一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上去闯出一条新路、占领制高点,却是大有前途、大有可为的。在此背景下,市委、市政府当机立断,提出了走一条差别化竞争、错位发展之路,建设常州大学城。第一代科教城人就此白手起家,带着要将常州高等职业教育领全国之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从建设理念、运作模式到政策条件等,将他们的心血毫无保留地滴洒在了园区的每一处。

在这,我看到了“铺石以开大道”的气度。2002年10月19日,常州科教城因常州大学城开工建设而拉开帷幕,一座立足于教育和科技的新城以全新的办学理念瞬间吸引了全国上下的关注。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从哪里来?周边村庄拆迁如何安置?学校搬迁教职员工思想压力怎么安抚?带着 80 万项目经费拨款,充满大智慧与胆略的科教城人跨过一沟再越一壑,撬动起了5平方公里数十亿元的规划发展。2006 年,南京大学常州高新技术研究院作为常州科教城的第一家研发机构入驻,院长陈强怀着“影响 300 万人”的梦想来到这,参与并见证了常州科教城发展壮大的全过程。“刚来的时候,整栋楼就住了两个人,周边都是荒地。我们一边招人才,一边跑项目,最难的时候连工资都发不出来,但从没有想过要放弃”,陈强说道。正是有着这样许许多多将青春挥洒在这片奋斗热土上的科教城人,才灌溉着这片土地从荒芜成长为科技创新的沃土。

在这,我更看到了“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有限的青春,无限的宇宙,常州光电技术研究所的陈要玲团队,用“奉献一词将它们划上等号。数十年如一日,不畏失败、不计得失,埋头在科研攻关第一线。在重大项目申报、重要数据分析的时候,更是忙得昏天黑地、两头不见太阳,只为一句实验数据“一切正常”。正是这样严谨、求实的作风,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引领团队勇攀科技高峰,为中国航天事业做出贡献。有多坚定的信念,就有多勇毅的行动,有多强大的意志,就有多光明的未来。他们说,即使重新选择,还是会义无反顾投身到自己热爱的事业中,不负韶华。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中流击水,勇进者胜。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交到新一代科教城人手中,踏着这条路再出发,我辈青年不能有任何喘口气、歇歇脚的念头,必须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豪情壮志,做不畏山高路远的跋涉者,做不惧风高浪急的弄潮儿,发扬科教城人奋斗与实干品质,撸起袖子加油干,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以热爱之心去说好科教城景美、人美、业美新故事。

作者:科教城管委会党群工作处 吉芷晓)

主办单位:常州市科教城管理委员会
详细地址:常州市常武中路18号科教会堂A座 邮政编码:213614
联系电话:0519-86339345(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6339118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