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所”心里话:
√刚入驻时,科教城领导每周都会主动询问院所需求,并带着我们去跑业务,每周要跑个几十家企业,我们的不少客户和供应商都是那时候跑出来的。
√从刚来时的2个办公室到现在办公和实验场地加起来3500多平米,这十多年我们在科教城内搬了四次家,每次科教城管委会都会根据我们的需求完成装修,我们的办公环境和生活环境越来越好。
√科教城对我们引进的人才提供了有很多帮助,解决了人才的住房、子女读书等问题,我们所很多人都在常州安了家。
常州数控技术研究所
从主做数控技术服务与培训、专用控制系统的定制开发到如今的研制智能化接触网部件预配生产线,常州数控技术研究所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成果转化为核心,紧紧围绕工业大数据、智慧车间、智能运动控制、智能化控制生产线等方向开展科技攻关。
推进自主创新,攻坚工业明星城
围绕打造常州工业明星城市的目标,常州数控技术研究所深入对接常州相关产业,通过与企业“联姻”,加快推进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业跃升。
2007年,常州数控技术研究所成立
常州数控技术研究所成立于2007年7月,由中科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与常州科教城共建。研究所自成立以来多次荣获常州科教城“优秀研发机构”称号及“创新成果奖”,累计承担国家省市项目40余项,累计申请专利96件,授权70件专利,软件著作权登记14项,发表论文54篇,专业著作1部,注册拥有7项商标。
结合常州及长三角周边地区制造业的实际,常州数控技术所先后建设常州市数控技术重点实验室、常州市先进制造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多轴智能化数控系统研发子平台、共建工业大数据研发中心等平台,深耕应用研发领域,围绕企业的需求开展自动控制、系统集成、电气软件等项目研发,助力常州中小型制造加工企业转型升级,今年更是被评为常州“智改数转”服务商。
驱动智能制造,助力工厂发展
纤尘不染的智能化车间里,数十台“机械手臂"工业机器人正在生产线上忙活。整个车间除了偶尔有两、三个技术人员上料巡检外,几乎全是机器人在“上班”。
这条智能化高铁接触网部件预配生产线,五六分钟就能完成从钻孔切割、划线装配检验送库的整个流程,能替代十几个工人,产品合格率和质量稳定性大幅提高。
这条生产线就是由常州数控技术研究所、常州锐特尔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与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轨道交通器材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相继开发了高铁智能化接触网腕臂预配柔性生产线和高铁智能化接触网整体吊弦全自动预配生产线,该生产线自2017年首台(套)研发成功后,五年来升级迭代形成5个版本,能柔性适用多种规格高铁接触网零部件,已先后交付7台腕臂预配生产线和10台吊弦预配生产线,共累计交付17台,目前应用在汉十、京雄、郑万等14个高铁项目现场,已助力9条高铁线路顺利开通。该生产线已申请专利36件,均通过了工信部门首台(套)重大装备及关键部件认定。
除了高铁接触网部件预配生产线,常州数控技术研究所还开发了“套料”的算法,该算法可以减少尾料的浪费,生产工艺流程全部由电脑自动下发,协助多家企业实现智能控制装配生产线,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
成立15年来,常州数控技术研究所先后为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轨道交通器材、江苏山由帝奥节能新材、温康纳(常州)机械等400多家企业提供技术服务200多项,解决企业技术难题250余项,累计完成产学研合作项目300多项。
人才+项目,掌握操控密码
常州数控技术研究所充分利用多年积累的经验,开发出智能多轴控制系统,花样机、喷胶机等产品,并开展一系列研发与产业化推广,现已孵化出常州中科智联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希恩希特数控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
取得这样的成绩,一批高素质的数控智能装备人才是关键,常州数控技术研究所充分利用常州科教城园区内的高校与科研院所的人才培养机制、专业优势进行研究生联合培养,设立人才培养专项资金;吸纳高校教师和企业人员到数控所挂职锻炼,支持专业人才到高校、企业挂职锻炼,双向学习交流专业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数控所人才团队的建设。
常州数控技术研究所坚持产学研合作,与企业、高校一起进行科技攻关,为企业开发新产品,并采取项目管理制服务模式,针对每个项目都成立项目组,项目组由机械工程师、电气工程师、开发工程师、维护工程师以及采购、财务组成,统一协调,统一部署,大大提高了项目的执行效率。
未来,常州数控技术研究所将继续在人才团队建设、平台建设、科研项目、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朝着更智能化、精准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助力常州“532发展战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