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魅力科教城 >> 教育之美 >> 内容
印记丨编辑部的小故事
发布日期:2023-02-21  来源:科教城  浏览次数:  字号:〖
 

一路走来,在科教城已经19个年头了。有很多的感慨,有太多的回忆。这方热土,是我成长的地方,已然是我的第二故乡。

还记得2003年11月,学校刚通知,可以准备实习了。那天,我文学社的指导老师陈志方打电话说,要是还没找实习的地方,要不跟他一起去常州大学城,这边正在筹办大学城编辑部,创刊《常州大学城》报,应该可以发挥点我的技术特长。

说起技术特长,其实是上学那会儿我参加学校的文学社,从采集收稿,到编辑排版设计,差不多个人搞定了一本学生杂志,并且全面转入电子化。要知道是在2001年那会儿,杂志报纸等传统媒体的出版,很多还是手工操作。这给了老陈很深的印象。

在时任常州市副市长、常州大学城指挥部总指挥周亚瑜,大学城六所学校领导及各校宣传部门的关心与支持下,大学城指挥部组建了常州大学城报编辑部,负责对外宣传常州大学城、对内沟通各学院。编辑部聘请了老陈和施鉴民施老师作为编辑,但是两位老同志都年近60,对电子化办公显得有点困难,所以老陈一下就想到了我。于是,缘分就这么不期而遇了。

带着无限的憧憬,我们老少三人组,从零开始,开启了编辑部的工作。常州大学城是当年的省重点项目,是常州市政府的重点工作目标,是要成为全省乃至全国职业人才培养的基地的。而我们小小的一份报纸,作为常州大学城的第一宣传窗口,这个小报,随时会被放到市领导办公室,甚至省厅相关部门的桌上的。所以说责任重大,压力也很大。

常州大学城的建设理念模式,在全国都属于首创,没有经验可以借鉴,但是当时的大学城人都对未来充满了必胜的信念,热火朝天。2004年,常州大学城建设指挥部与6所学校凝心聚力,先后完成50万平方米的校舍建设和二期75.33公顷现代工业中心的规划设计,48万平方米建筑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全部到位。2004年底,5所学校实现了整体搬迁,入住学生达4万名。

为了全面反映大学城的建设与发展,编辑部从新闻热点的关注,到深度主题的挖掘,从园区的各项基础建设,到教育教学工作的动态,做了大量工作。同时紧密联系各学校宣传部,联系常州日报晚报电视台等宣传阵地,定期组织通讯员队伍培训,开展交流活动,举办征文比赛等,锻炼队伍,提高水平。为了紧跟时代,编辑部的两位老同志还开始学电脑打字,从一笔一画开始,甚至有时在电脑前连续练习3小时,最快居然达到每分钟40余字。可能这就是大学城人的精气神吧,不怕困难,勇敢向前。而我也从开始的业余爱好者,边做边学,逐渐成长了起来。不管是字体、间距,还是美工、版式,越来越有想法,对细节的把握也越来越准确。《常州大学城》报这个内部刊物,一度发行上万份通讯员队伍达50余人。

常州大学城以其鲜明的高职教育特色、惊人的建设速度和优美的校园环境引起了全省乃至全国教育界的极大关注。先后有多位国家领导人前来调研视察,均对常州大学城的发展予以充分肯定。《常州大学城》报,也一路见证了园区学校蓬勃发展之势,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产教融合、文化建设等诸多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常州大学城名副其实的成为常州的靓丽名片。

2005 年10 月14 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常州大学城视察时称赞:“常州培养高科技应用型人才这条路走对了,是今后教育发展的一个方向,应该继续发扬光大。”


2005 年12 月底,常州决定在常州大学城的基础上,整合和集聚教育、科技、人才资源,构建开放共享的公共科技、教育和服务平台,拓展大学城的功能,改常州大学城为常州科教城。2006年,常州大学城建设指挥部,搬迁到现在的科教会堂,开启了新一轮大发展。常州科教城先后创成国家级“两化”深度融合试验区、国家大学科技园、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综合实验区等8 个国家级平台。而《常州大学城》报,也更名《常州科教城》,编辑部与管委会党群工作处合署办公,并在2008 年2 月1 日,迎来了创刊100 期的日子。

风雨兼程,五年一瞬,带着各级领导与广告读者的关怀与厚爱,一百期报纸,每一张都记载了常州科教城发展壮大的历史。匆匆岁月,留下了一百个前进的脚印,字里行间,每每勾起幸福的回忆。一百期的《常州科教城》又站在了新的起点上。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党群处牵头组建常州科教城网站,而我的本专业又正好是计算机网络,所以我又承担起科教城信息化的一些工作。随着网站的正式上线,宣传的主阵地逐步转移到线上,开启了新的篇章。

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所企共赢是常州科教城的发展目标和灵魂。而科教城会堂两侧的墙面上镌刻着“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八个大字,可能就是科教城人精神的最好诠释。而永远的编辑部一直会有我珍藏的时光。

作者:常州市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中心 韦鹏余)

主办单位:常州市科教城管理委员会
详细地址:常州市常武中路18号科教会堂A座 邮政编码:213614
联系电话:0519-86339345(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6339118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