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魅力科教城 >> 教育之美 >> 内容
印记丨常州科教城 20 周年——我与常州科教城共成长
发布日期:2023-02-22  来源:科教城  浏览次数:  字号:〖
 

从高中开始受陶琪艳校长的影响,我对生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参加了省奥林匹克生物竞赛,大学选择了生物专业,报考了生物专业研究生,大学毕业后却机缘巧合来到了科教城,干起了与热爱已久的生物专业不相干的工作,虽然算不上“弃武从文”,但我在生物专业以外有了另一份热爱与精彩。在科教城这片热土上,我深深感受到了为目标奋斗终生的那份热忱。

从“无”到“有”--我是“化不可能为可能”故事的倾听者

常州科教城前身是常州大学城,坐落在常州市武进区,建设前满眼都是村庄与农田,为数不多的几条马路上寥寥几辆汽车,常武路、武宜路更是连名字都还没有,这里更像是“世外桃源”。2002 年市委市政府确定启动常州大学城建设,时任常州市副市长的周亚瑜带着图纸开着车就来到了这里,拉开了大学城的建设序幕。当地居民的搬迁、失地农民的安置、园区的规划、城内学校的建设等一系列难题摆在大学城建设者们的面前,当时条件非常艰苦,周市长经常以车的引擎盖为办公桌,车灯手电为办公照明,在现场指挥建设,凭着一股化不可能为可能的精神,大学城建设者们挨家挨户走访村民,用“铁脚板”走进了当地村民的心里,用“美好蓝图”得到当地村民的认同,甚至有一些失地农民加入到了大学城的建设中,成为了大学城的建设者。2002 年常州科教城从“无”到“有”,那年我才上初中,我聆听着大学城建设中一个又一个“化不可能为可能”的人物、事迹、故事。

从“大学城”到“科教城”--我是“勇于开拓,积极创新”的践行者

2006 年常州科教城开启东扩,由常州大学城更名为常州科教城,开启了由大学城园区向集教育科技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的蜕变。2008 年,记得那时的科教城东区处于建设期,天润大厦还没建好,龙腾桥以东都是工地,天润大道两侧的梧桐树才刚刚栽下,正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当时的科教城地广人稀,矗立在常州南端,却已然是全市的创新之核,中科院和知名大学的研究所集聚于此,一大批科研人员、创业者汇集于此,开拓创新的精神已经生根于这片创新创业沃土中。我来到常州科教城的第一个岗位至今记忆犹新,当时为了争取教师资格证授权培训点,我主动拜访常州市教师培训中心交流申请,最终拿到了授权,为园区学生就近开展教师资格证培训提供渠道,这份经历让我体会到了主动创新开拓带来的成就感。那年,常州科教城成立 6 周年,我刚刚走出大学校园,走进常州科教城。

2016 年的常州科教城已是国家高职教育综合示范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国家级两化融合深度融合试验区,科教城内的中德创新园入列中欧城镇化伙伴合作计划,在《创业邦》评选出的中国最佳创业园区中位列第二,科教城在集聚创新资源、孵化创新企业、引育创新人才、汇聚创新资本、优化创新环境上已见成效。2016 年我参与了科教城高层次人才互聘“350”计划工作,在“350”计划中,我仔细走访了解园区企业、高校人才需求与人才资源,一家一家单位对接,一位一位专家联系,帮助企业专家走近了院校、院校人才了解了企业,拉近了园区院校与企业的距离。“350 计划”是科教城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的重要突破与创新,使园区人才管理体制更加科学高效,人才评价、流动、激励机制更加完善,识才爱才敬才用才氛围更加浓厚,有力促进了园区协同育人、协同创新的协同生态初步形成,该项目得到了时任江苏省省长的吴政隆书记的批示。那年,常州科教城成立 14 周年,我刚过而立之年。

从“优”到“精”--我是“锐意进取,追求卓越”的探索者

2022 年科教城迎来了成立 20 周年,科教城整装再出发,进一步秉持“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所企共赢”的理念,紧扣“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定位,服务常州市“532”发展战略。科教城坚持做好科技创新、产城融合、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龙城实验室即将启动建设,科教城幼儿园、小学、初中已开工建设,科教城人才公寓即将交付,常州科教城现代工业中心产教融合实训平台提升改造全部完成并投入使用。这些项目的建设体现了科教城“锐意进取,追求卓越”的信念,也是科教城从“优”到“精”的探索。2022 年,我 37 岁,我也即将结束“532”发展战略挂职锻炼回到常州科教城现代工业中心的岗位,我将学思践悟,将武高新“创新创优、专业专注”的干事创业风格带回来,把挂职锻炼中学到的本领与经验运用到我今后的工作中,以饱满的热情,锐意进取,追求卓越,全身心投入到科教城的发展建设中,在平凡的岗位上凭借自己的力量,绽放出自己的光芒。

回望常州科教城成立以来的 20 年,园区始终以引领常州科技创新,支撑常州产业发展为己任,创新之核辐射全市,敢于担此重任的秘诀是什么?我认为是科教城人“化不可能为可能”的这份激情,是“勇于开拓,积极创新”的这份勇气,是“锐意进取,最求卓越”的这份追求。

忆往昔,我用青春最黄金的 14 年见证了常州科教城的蓬勃发展、日新月异,未来我期望能与她共度接下来的每一个 20 年,与她一起向前,一起成长!前路道长且远,我早已将自己与常州科教城看作一体,我将满怀感恩与激情,与常州科教城同呼吸共命运,不畏艰难一路同行!

作者:常州科教城现代工业中心 陈涛 

主办单位:常州市科教城管理委员会
详细地址:常州市常武中路18号科教会堂A座 邮政编码:213614
联系电话:0519-86339345(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6339118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