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 年的春天,我第一次随着学校全体中层干部来到武进城南的这块,车辆穿过喧闹的城市,沿着常漕路一路向南,高大的建筑渐渐稀少,路过一片片厂区,穿过几片小树林,来到那片正在规划中的大学城地块。那时候,大学城是一个要为打造长三角现代制造业基地输送人才的美丽憧憬。
2002 年的夏天,两校(常州化工学校、江苏建筑材料工业学校)的全体干部济济一堂,共同研讨学校大学城校区建设方案,大家举手表决是选江南风格的小桥流水还是陆欧风格的现代大气。那时候,大学城是一个资源共享、管理优化、人才辈出的美好蓝图。
2003 年的深秋,大学城上空礼花绽放,在新平整的操场上临时搭建起舞台,“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大学城校区开学庆祝晚会”正式开幕。师生们载歌载舞,用一场精彩纷呈的晚会向建设者致敬、向新同学祝福。那个时候,大学城是全体师生精神振奋、大展身手、干事创业的铿锵誓言。
2004 年的五一节前夕,学校行政职能部门人员放弃休息,加班加点整理打扫,在节日期间全部正式搬迁至学校大学城校区行政服务中心。我站在新办公室的窗前,极目远眺,耳边没有车马喧嚣,眼中没有人来人往。那个时候,大学城是我立下传道受业、教书育人、桃李天下的人生梦想。
2005 年的秋天,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视察大学城,全体师生人心振奋、严阵以待、翘首期盼。年底大学城正式更名为“常州科教城”,更多的大院大所入住科教城。那时候,科教城真正成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视察大学城,全体师生人心振奋、严阵以待、翘首期盼。年底大学城正式更名为“常州科教城”,更多的大院大所入住科教城。那时候,科教城真正成为“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所企共赢”的典范,大学城成为全国闻名、江苏唯一示范性高职教育园区的“银领摇篮”。
如今,二十载倏忽而过。香樟大道已然繁花似锦、绿树成荫,科教城区东西双壁、功能分明,在实现了从大学城的蓬勃崛起到科教城的华彩蝶变的同时,也创造了创新与创业交融、科技与产业齐飞的奇迹。
筑巢引凤栖,花香蝶自来。在这二十年里,在科教城这个共享公共平台上,政府搭好台、院所唱好戏。整合教育资源,引进科技项目,组建人才发展平台,这个位于长三角正中心的宝藏地块,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大集团大企业前来投资,孵化出一批又一批高科技成果,不仅成为常州地区科教智力资源最密集、最具创新特色和活力的区域,也成为了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一个缩影,是常州科技创新的排头兵和风向标。
大学因城市而兴,城市因大学而盛。在这二十年里,科教城这片热土,见证了六所高校快速发展的历程,孕育出一个又一个高水平学办学的成果。六所高校专注各自专业优势,致力创建办学特色亮点,真正打造出全国大学城建设的“常州品牌”。每年的九月一批又一批青年学子在这里健康成长、激扬青春、放飞理想,一批又一批毕业生誓用青春报效祖国,怀揣梦想、奔赴山海。
回忆这二十载,一代人从青丝到白发,既有“让大学城成为精美的艺术品”的心愿和情怀,也有“举全市之力建设大学城”的决策和魄力,更有许许多多用实际行动参与和支持大学城建设和发展的籍籍无名的人,他们或是领导、或是普通员工、或是社会用工人员,无关工作性质,无关工作岗位,他们都曾为大学城的建设和发展奉献过智慧,都为大学城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奉献过汗水,他们都曾有过一个共同的名字:大学城人!
春秋二十载,莹莹正芳华。如今,站在新时代的起点,常州科教城如一位灼灼青年,正绽放出莹莹的芳华。我们期待科教城锚定“服务全市转型升级、培育常州未来产业、引领高职教育发展”目标不放松,以“更强、更深、更优”的举措,为城中高校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为常州打造长三角创新中轴、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创新赋能,为实现“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定位和“532”发展战略贡献智慧和力量。
(作者: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宣传部 张雪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