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心里话:
“以学生为主体、工作过程为导向、项目为载体、能力培养为目标、任务为驱动,素质教育渗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做一体化。”项目化教学让学生“活”起来。
———陈炳和
2009年的教师节前夕,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陈炳和过得分外不寻常,因为他作为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获得者代表进京,受到了胡锦涛、温家宝、李长春、习近平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身披鲜红绶带、手捧红彤彤获奖证书的他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开心地笑了,“喀嚓”一声,照相机捕捉到了这一非常具有纪念意义的瞬间。
这一重量级奖项背后凝聚着该院很多教师的集体智慧,其中,陈炳和为之四处奔走、到处调研、现场指导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有目共睹,获得了师生们的高度评价。2005年以来,陈炳和头顶的荣誉光环越来越多,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负责人、江苏省人民政府“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省“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常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获奖者、“全国职业技能鉴定先进个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工作者”及省“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学工作者”、常州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说起这些,陈炳和都归功于改革开放和江苏职业教育的大跨步发展。
一跃龙门成为高职教育先行者
1977年对于当时仅有19岁的陈炳和来说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当时的陈炳和只是普通的农民,顶着一个小村的生产队副队长这个不大不小的职务,大学对于他只是一个可望不可及的梦想。恢复高考制度的消息传开后,夜深人静的时候,他就着昏暗的煤油灯拿起书本埋头苦读,凭着毅力和努力,一跃龙门成为高考制度恢复后的第一批幸运儿,进入南京化工学院(南京工业大学前身)有机化工专业学习,毕业后分配到常州化工学校(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前身)工作,成为靠知识改变命运的实践者典型。
初当上光荣的职业教育教师,陈炳和对生活和未来充满了憧憬,全身心投入教育工作。“跟现在相比,那时的条件真不是一个苦字可以形容”,说起当初在常州市武进竹林大队破旧的上课教室和设施,陈炳和依旧感慨不已。当时学校缺乏教学实验设备,他就到工厂废旧器材堆里去“淘宝”,把器材运回来后,和同事摸索着开始东拼西凑地建化工实验室,忙着研制产品的他甚至一连几天甚至个把月都不回家。对教师这项工作的热爱使他整天充满了活力和激情,教学经验、科研能力随之显著增长,逐渐成为学校公认的教研骨干。
1996年,常州化工学校试办高职,陈炳和与同事思索着要培养高职学生掌握所学专业的岗位群所需的操作技能,于1998年在全国高职学院中率先购买了价值200万元的聚酯切片生产性实训装置。由于投入大,而且做法尚未得到验证,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一装置投入到教学实践后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成效很快成功平息了他人的疑问。
陈炳和教授很随和,和记者开玩笑自嘲不懂欣赏年轻人新事物、是“老古董”。但就是这样一个思想看似很传统的人,对高职教育和教学的钻研却一直走在行业的前沿,并且孜孜不倦地不断追求创新。
力推改革成为项目化教学领头羊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日前在学生中做过一份关于推行项目化教学改革的调研,结果显示95.7% 的学生对新教学模式反应良好。作为主管教学的副院长,在当初力推学院“以学生为主体、工作过程为导向、项目为载体、能力培养为目标、任务为驱动,素质教育渗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课改时,陈炳和肩上的担子却重得非常人所能想象。
改革就是推陈出新,势必牵涉到各方面的关联。“作为见证学院多年发展的普通老教师,我不希望看到你成为工程学院历史上的罪人”,这是陈炳和与该院领导班子在2007年启动项目化课程改革后,一位老教师给他寄来的信件中的一句话。这句措辞严厉和口气生硬的话让陈炳和至今记忆犹新:“其实老教师们的心情可以理解,都是希望学院能发展得更好”。
不成功便成仁,在学院领导班子的支持下,陈炳和挺起腰、直起背,大刀阔斧地着手改革。一些教师或者发邮件、或者当面提出疑问:很多高校都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上完课夹起教案走人、学生听完课“散”人,凭什么我们就要不一样?陈炳和跟他们逐一详细解释学院的人才培养定位和目标,以及项目化课改的必然性。有老师对项目化推行普及性提出质疑:项目化课改实在太难,谁能实施下去?陈炳和就身体力行,带头对自己承担的化工专业核心课程进行项目化教学改革,设定任务、寻找项目、设计情境、重新制定课程标准、写教案,模拟企业生产的工作过程,在课堂上扮演生产组织者,让学生扮演生产实施者,引导学生按照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和评估等步骤来开展学习,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被前所未有地调动了起来。上陈炳和课的同学都反映,“项目化教学让我们对釜式反应器有了比较完整的认识,还懂得了化工生产过程中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掌握了信息资料的查阅、工作计划的制订、与人交流等方法。大家几乎一有时间就往图书馆、资料室赶……”目前,该院已有 250 名教师、180 门课程通过了课改整体设计方案,70多名教师在课堂上真正实施了项目化课程改革。
首创功能型实训基地服务社会发展
据了解,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共有来自全国高校的1800多个项目入围,最终评选出64个一等奖,其中全国仅有8所高职院校跻身一等奖之列,报送“化工技术类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这一项目的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省内两所获得此殊荣的高职院之一。该院的化工技术类专业实训基地至今已经接待了全国数千人次的参观和访问,陈炳和作为基地建设的负责人曾多次被邀请外出就此模式进行典型介绍。
2002年,陈炳和与同事一起针对高职人才职业核心能力,以“校内与校外结合、仿真与实操结合、小试与放大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师与车间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学生与学徒合一、作业与产品合一、教学与科研合一、服务与创收合一”的理念为指导,建成了融合企业氛围与校园文化、体现现代工业生产特点与高等职业教育规律、汇集专项技能训练与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在建设中,他和同事们自主设计、自主安装调试,将实际生产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正常现象通过一个个技术故障点在装置中表现出来,训练学生对不正常工况的判断和处理能力。基地中众多自主研制设备获得了国家专利,并被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等订购用于教学,技术还转让给浙江中控公司转化为生产力。
如何充分发挥基地的作用,陈炳和动足了脑筋,2005年,他首次提出以化工技能大赛为载体,提升全国石油和化工职业院校学生技能水平,促建石油与化工行业人才培养平台的想法,得到了国内相关部门和高校的响应。同一年,在他和同事努力下,首届全国石油与化工职业院校学生化工操作技能大赛在该院成功举办,解决了化工技术类专业考核内容和评判标准的难题,大赛被国家劳动部列为国家二级赛事,并推动了化学检验、化工维修钳工等项目的全国职业技能比赛,还吸引企业职工也参与此类竞赛。教育部高职高专化工技术类专业师资培训班、江苏省污水化验监测工技能大赛、常州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等各类大赛已成为该院常年举办项目,这些大赛都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行业人才技能水平。
陈炳和潜心教学却不忘为地方经济发展做贡献,利用空余时间下企业兼职,帮助乡镇化工企业成功进行技术改造,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强了产品的竞争力。在泰兴县制药厂进行“氟哌酸”工艺设计,装置开车一次成功,达到了技术指标;为四川省合川化工厂、四川省川联化工厂等单位进行了“特级氧化锌、碳酸锶”工艺设计等。他因此成为在常高校与企业“科技兴企行动”首批科技创新促进者、常州市“科技咨询积极分子”,主持完成的“邻氯苯甲腈合成新工艺”的开发研究获得了常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从1982年来到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至今已40年了。丹心炳炳照白发,已经离开领导岗位的陈炳和仍然坚持来学校探索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研究国家开放大学石油和化工学院的教学工作。他说:我爱职教,我愿用我的余热为职教再做一点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