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元旦假期刚过,智能制造龙城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兼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郭东明院士就实地调研了实验室建设最新进展,同时还考察了江苏德速智能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常州微亿智造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恒立液压股份有限公司等常州企业的科技创新情况。
工地上,工人们忙得热火朝天,再过十多天,实验室场地的基础建设工作将全部完工,已采购的4000多万元设备将陆续进场。“实验室更重要的是软件建设,特别是人才队伍建设,下一步建设的重点将会转移到这个方面,速度应该会很快。”郭东明乐观地说。
智能制造龙城实验室是常州市委、市政府紧扣常州“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定位,实施“532”发展战略打造的区域产业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由常州市人民政府与大连理工大学、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联合共建。鉴于常州市和大连理工大学长期密切的合作关系,常州市长盛蕾和大连理工大学原校长郭东明共同担任了实验室首届理事会理事长,进一步推动大连理工大学乃至全国高端装备制造创新资源服务常州市地方产业创新发展。
去年6月,在龙城实验室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上,郭东明就明确表示:“实验室将瞄准国家工业母机领域的重大技术难题,结合江苏省、常州市装备制造业的基础优势,努力将实验室打造成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国际有重要影响力的智能制造技术研发基地和高水平的人才聚集地。”
作为大连理工大学产学研合作的“窗口”和“桥头堡”,大连理工大学江苏研究院落地常州已十多年,老校长郭东明不仅对常州市和大连理工大学的合作倾注感情,更对常州产业发展布局了然于胸。
“万亿之后,
城市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未来一定要靠技术创新。”
郭东明分析说,常州的企业一路走来,很多靠的是技术的原始积累。他以刚刚考察过的江苏恒立液压股份有限公司举例说,企业跟大学大院大所协同研发,很快就在高压油缸制造领域,实现并跑到领跑的跨越发展。如今,企业进入研发生产的“无人区”,无前人的经验可学,只能靠自我创新。
“像恒立液压这样的企业,常州有一大批。下一步它们的发展,必须要靠技术创新来实现,而它们的水平将决定常州智能制造的水平。”郭东明说,龙城实验室建设,将为这些企业提供原始技术创新动力。
智能制造龙城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将紧紧围绕制造业的“智能”技术、共性及关键和新的”制造技术”,以突破高端精密机床关键技术和核心零部件制造技术为重点,致力于构建从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中试验证到成果转化的全链条科技创新体系,为常州“国际化智造名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几天考察下来,郭东明对龙城实验室提出更加“接地气”的要求,未来实验室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深度挖掘企业需求,结合常州发展需要,加强和企业在基础研究、人才培养、课题攻关、项目合作等方面的深度合作,真正为常州本地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立地顶天”
这是郭东明对龙城实验室的定位
立地,就是要紧密围绕着常州市,包括江苏省乃至整个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经济发展,尤其是智能制造业的发展来开展技术创新,推动产业走向高端。顶天,就是某些技术成果,在全国甚至全世界占有重要、领先的位置,其中包括解决一些“卡脖子”问题。
郭东明表示,每一次的工业革命都是一次制造业的升级过程,其终极目的就是实现核心技术领域的突破,掌握高端装备的制造能力。因为高端装备制造能力体现了国家综合实力与科学技术的水平,决定了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采访中,郭东明对常州寄予厚望:智能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工业母机,常州是智造名城,在工业母机的研发生产方面具备独特的优势。龙城实验室的建设,未来还将推动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合作,争取纳入到国家工业母机整体创新体系建设和产业布局当中。常州,应该在这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人物档案:郭东明
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原校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监事长,高性能精密制造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智能制造龙城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兼专家委员会主任。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高性能制造思想,构建了高性能制造理论体系,推动了我国高端装备制造的发展。主持研发出填补国内空白的系列装备,为解决国家重大工程中的关键制造难题做出重要贡献,牵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1项。
(来源:常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