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勇向前,步履不停
新质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双向奔赴
跨进万亿之城的常州,正以强劲的“新”制造之势,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新跃升——
瞄准万亿“新”产业规模,新能源整车“稳底盘”,零整协同发展;蝶变升级,传统产业换道超车,提速切入数字“新赛道”;求“新”提“质”,聚焦新能源、合成生物、人工智能、第三代半导体等产业,激活“新业态”。
向“新”而行
焕新生产力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期间指出,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作为“国际化智造名城”的常州,“新质生产力”早已在产业向“新”、向上突围中变得可观可感。
《2023胡润世界500强》新上榜企业中,理想汽车成为市值最高的中国企业,也是唯一新上榜车企。
自2016年理想在常州建设首家制造基地后,便持续加码布局,致力将常州打造成中国颇为耀眼的新能源汽车先进生产和创新中心。
目前,理想L7、L8、L9车型均在常州工厂生产,理想一、二期工厂年产能已达60万辆;紧锣密鼓建设的三期工厂,将在今年4月迎来新成员L6及纯电车型,为理想2025年冲刺160万辆的目标提前布局。
理想选择常州
折射出常州“新”产业的磁吸效应
2009年国家启动“十城千辆工程”,常州立即成立新能源汽车研究院,布局招揽新能源汽车领域国内外高端人才,培育核心零部件产业项目。10多年来,在“比亚迪”和“宁王”等国内新能源整零巨头的引领加持下,常州新能源产业一跃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2023年
常州新能源整车产量达67.8万辆
占全国产量的7.1%
常州产新能源汽车出口近12万辆
约占全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的10%
如今,翻开常州的“新”产业图谱,无论是新能源整车制造和动力电池等核心零部件,或是光伏储能、智能电力装备,还是智能网联,代表新质生产力的“新”产业已乘势而上,不断夯实常州经济的基本盘。
2023年,常州新能源领域产值超7600亿元,增长15.0%,对规上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达98.9%。
新能源产业融合集群入选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示范名单,新增新能源领域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3个,其中新北区新能源汽车电气设备产业集群进阶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向“智”跃升
催生“新物种”
新质生产力的起点是“新”,关键在“质”。让“新”制造业带动产业升级,常州走在做示范、挑大梁的前列。
在江苏时代的“灯塔工厂”,机械臂和自动码垛机等智能装备有条不紊地运作,所有数据上云,良品率及安全性双提升。
在澳弘电子股份公司,5G网络已真正成为企业的“神经网络”,AVG自动导引运输机器人为企业生产线实现提速降本。
沿着这些常州制造
向“智造”跃升的轨迹
窥见的是
常州“智造”奔涌的新质生产力
越来越多的工业车间里,技改成效正显现出来,各类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场景催生着“新物种”,激发着创新裂变。
常州厚植产业生态“沃土”,密集出台多项政策促进传统产业焕新。《关于加快推进“智改数转网联”实施新一轮“十百千”工程工作方案》,不断健全着常州“十链带百企、百企育千景”生态体系,推动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比翼齐飞”。
聚焦产业集群,常州提速推进链主企业协同平台建设,带动上下游企业同步实施“智改数转”,挖掘典型场景,推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场景化应用,加快推广“小快灵”场景。
瞄准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常州聚焦自主创新,强链补链延链,瞄准工业母机、集成电路、机器人等领域,支持智能制造龙城实验室等重点研发平台建设,加快首台(套)重大装备推广应用和智能装备领域核心技术攻关,增强技术装备供给能力。
布局“未来”
抢占“新风口”
立足长远,着眼未来,奋力当下。常州要让创新之花结出更旺的产业之果。
全速抢占新风口。去年国庆节前后,新北、金坛、武进三大合成生物产业园提前落子,激活“一池春水”;当年11月,常州在全省第一个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发布促进合成生物产业发展专项政策措施,进行前瞻布局、科学规划、系统推进。
目前,常州合成生物产业拥有创健医疗、药物研究所等35家企业,其中“专精特新”企业8家、规上企业16家;拥有南京师范大学常州合成生物学产业研究院、华大工程生物学长荡湖研究所等合成生物创新平台6家。
截至目前,常州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已初步形成生物制药、高端医疗器械、智慧健康+养老等三大特色板块,全国超过60%的吻合器生产企业集中在常州。
新的一年,新的希望。常州加快锻造新质生产力,必将催生发展澎湃新动能。
(来源:常州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