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全省4%的面积承载了6%的人口,贡献了7%的财政收入和8%的经济总量,去年高质量迈入了GDP万亿之城,在26个万亿之城中人口最少、人均GDP排名第六位。近年来,常州的发展成绩有目共睹。
6月7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勇挑大梁——奋力书写‘走在前、做示范’新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活动第四场举行,常州市委副书记、市长盛蕾围绕“以新能源之都建设引领绿色低碳转型 持续擦亮高质量发展底色”作介绍。
01十年磨一剑,常州做对了什么
前不久,省委、省政府出台支持常州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文件,赋予常州“全力打造代表江苏高质量发展水平、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产业高地”光荣任务。
深耕新能源产业赛道,新能源产业已成为常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盛蕾表示,常州新能源产业的崛起一靠耐心,二靠创新。秉持“十年磨一剑”的长期主义,匠心专注发展新能源产业,从上世纪80年代发展输变电,到90年代培育光伏,2010年布局动力电池,2019年下线第一台新能源整车,再到当下探索能源互联网,形成了“发电、储能、输送、应用、网联”产业生态圈,正朝着万亿级产业集群奋进。今年以来,常州先后吸引落户新能源产业项目超80个,投资总额超570亿元。其中,安米集团新能源软磁材料项目,将建成安米集团全球最大的4.0标杆工厂。
集聚头部企业,打造生态闭环。全球动力电池TOP10中4家布局常州,161GWh已建产能居全省首位。常州新能源整车制造北有“梦想”南有“理想”,是新能源汽车比亚迪和最年轻的世界500强理想汽车的重要生产基地。4家企业上榜全球独角兽,从常州走向世界。
生产一辆新能源汽车需要1.5万个零部件、一两千颗芯片,200多个一级供应商供给。常州工业体系完备,覆盖了90%以上的门类,集聚近4000家汽车零部件企业。从3页PPT创业,到成长为千亿元车企,常州以超前的眼光,与理想,共梦想。理想汽车CEO李想日前在微博上发文,高度评价常州营商环境,称赞“好到令人感动”。
02新能源下半场,如何写好“下半篇文章”
如何跑赢新赛道、全赛程?盛蕾表示,需要扎扎实实、踏踏实实做好4方面“下半篇文章”。
一是推动“汽车电动化”向“智能网联化”过渡。
2022年常州建设了全省首条智能网联汽车公共测试道路,开展了一些智能网联商用车测试应用,目前正着力推进道路测试中心建设,加快实现“车能路云”融合发展。
二是推动“产业链带动”向“创新链引领”升级。
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全面提升创新策源能力,着力攻关钙钛矿叠层技术,加快锂离子固态电池、全钒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领域技术突破。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常州已布局中国科学院物理所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中汽研等研发和测试平台。联合“产学研用”181家单位组建新能源产教联合体,是首批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之一。近年来新能源领域专利申请年复合增长率40%,动力电池领域专利数位居全国第一。常州工信局局长严德群介绍,夯实产业基石,力争全市新能源产业规模突破8800亿元。巩固“发储送用网”闭环优势,加快做大整车规模、提升就近配套,形成全产业链矩阵,推动更多新能源领域集群向国家级、世界级跃升。聚焦强链补链延链,开展链式精准招商,引进、培育一批百亿元龙头、制造业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企业,推进企业股改上市,壮大优质经营主体队伍。瞄准氢能、智能网联汽车、化合物半导体等产业,制定出台发展行动计划,加速开拓新兴赛道。
三是推动“新兴产业”向“未来产业”布局。
新能源之都”建设带动了智能制造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强链补链延链,也为人工智能、化合物半导体等未来产业培育提供了应用需求和场景,垒高了先发优势。常州市副市长徐军介绍,围绕太阳能光伏等21条优势产业链和合成生物等7条未来产业链布局创新资源、平台和要素,常州正在争创一批国家级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检验检测中心。建设“一核一园一室三中心”创新矩阵,推动科教城、中以常州创新园、智能制造龙城实验室高能级发展,黄和院士领衔的南师大合成生物学产业研究院已入驻20个重点项目。
四是推动“生产制造端”向“场景应用端”发力。
聚焦“新能源、新生活、新城市”,不断丰富超级充电、光储融合、微电网等场景应用,构建绿色低碳“全链条”。
03双轮驱动,打造“双碳”示范城市
新能源、新生活、新城市在常州蔚然成景。在全国率先推出新能源场景地图,涌现出超级充电、光储融合、微电网等十大类场景;在全省率先推进近零碳园区(工厂)和新型智能微电网试点……盛蕾表示,深化碳达峰碳中和试点示范、加快构建清洁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是常州新能源之都建设的优势使然,是碳边界调整机制的挑战使然,是常州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时机使然。放大常州特色优势,让城市成为新能源“发储送用网”各环节的“试验场”,让光储充一体化电站、近零碳园区、微电网等应用场景成为一道道绿色城市风景线。
常州市发改委主任李磊介绍,凭借新能源之都建设的东风,各类新能源技术和产品全面融入生产生活。在全国率先推出新能源场景地图,整合超级充电、光储融合、微电网等产品体系,构建了绿色园区、降碳企业、清洁补能、生态旅游、和美乡村、公共出行、低碳社区、智慧家庭、资源赋能、数字平台等十大类新能源应用场景。智能工厂领域,去年底公布的全国19个工业绿色微电网典型应用场景与案例,常州占三席;资源赋能领域,金坛60兆瓦盐穴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并网投运;绿色出行领域,永安行研发全球首个家用分布式制氢储氢系统,发布全球首辆折叠式氢能自行车。
数据显示,近3年常州新能源新增装机量占新增装机总量比重分别达到79.3%、99%、100%,今年以来光伏发电新增并网用户增速全省第一。目前,全市新能源装机累计281.3万千瓦,清洁能源装机占比已达到83.6%,超过全省28个百分点。
综合:中国江苏网、扬子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