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产科教联盟,是常州科教城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重要布局。今年以来,常州科教城依托平台开展技术供需对接、成果展示、技术转化等一系列工作,有力促进了全市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融合发展。
下午,常州市产科教联盟技术经理人钱雪波来到常州大学,与常州大学王诤微电子学院教师朱栋一起交流产品试生产的相关情况。钱雪波手上拿的产品叫做高精度手持式激光测距仪,在高尔夫、狩猎、电力工程等场景应用广泛。今年一月份,钱雪波作为技术经理人,在走访企业的过程中,得知常州建富光电仪器有限公司对测距仪产品有技术改进的需求,特通过产科教联盟联系到了电子信息工程系教师朱栋。
钱雪波介绍道:“他们同行已经达到了两公里的测距距离了,他们(建富光电)当时的水平只有800米。因为他们也是一家中小型公司,自己的自研能力是不够的。”
企业技术改进的需求十分迫切,而作为数字信号处理算法领域的专家,朱栋也需要将自己多年积累的科研成果实现落地转化。双方的合作在技术经理人的撮合之下水到渠成、进展顺利。改进后的产品测距距离超过两千米,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朱栋说:“高校老师希望更多的去了解企业的难点、痛点,正好可以通过技术经理人的桥梁,把我们以前积累的技术成果转化到产业一线,这样可以更好地促进我们常州本地企业技术水平的提升。”
当前,在全市范围内还有一批像钱雪波一样的技术经理人。在企业和高校、院所、研发平台中间从事成果挖掘、培育、评价、推广等工作,促成了一段段科技姻缘。在产科教联盟中,汇聚了全市十二家技术经理人事务所的一百三十多位技术经理人,为高校院所和企业之间提供供需对接,加快技术赋能产业发展的步伐。除了技术经理人的铁脚板,产科教联盟还通过线上平台的打造,以信息化的手段开展需求征集和成果发布。
在常州市产科教联盟公共服务平台网站上,涵盖了需求发布、成果发布、接榜挂帅、五分钟路演等板块,企业技术需求、具体内容、需求状态、高校院所研发成果的成熟度等关键信息一目了然,打破了技术成果供需双方沟通的距离和时间等限制,让技术与产业的双向奔赴更加轻松便捷。
常州江苏大学工程技术研究院院长邱光宇说:“产科教联盟平台的搭建非常有必要。我们会定期向产科教联盟推送我们江苏大学的科技成果,同时,如果我们拿到企业的技术需求,我们也会发布到产科教联盟(网站)上面。它对于我们高校科技成果的落地和企业需求的挖掘中都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截至目前,产科教联盟高校院所、商会协会、技术经理人3个子联盟以及各项机制平稳运行,各自发挥作用。发布最新科技成果668项,挖掘全市技术需求425项,其中推进解决了234项,促成合同金额5500多万元。同时,通过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试点工作等创新型举措,不断拓展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边界。
常州科教城产科教协同创新中心综合管理部副部长文静介绍道:“下一步我们产科教联盟将进一步扩大朋友圈,吸纳更多高校院所和技术经理人加入我们队伍,促进线下和线上的相互融合,举办更多的产学研对接会,让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需求更加紧密、更加高效的结合起来。”
来源:常州市新闻传媒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