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算力强基揭榜行动入围名单》,江苏睿智聚合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睿智聚合)凭借“新型制冷系统”产品成功入选,成为江苏省在全国算力基础设施核心技术领域的重点突破单位之一。
“我们聚焦算力集群高能耗冷却痛点,通过自主研发的颗粒系统仿真技术与AI智能调控算法,构建了全链条制冷解决方案。”公司董事长齐祥龙介绍,该系统可自动优化水流量与主机运行策略,在保障设备恒温的同时,将制冷能耗降低25%—30%。
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动能。
今年上半年,
睿智聚合已签约全国30余家客户,
预计全年产值达1.2亿元。
在睿智聚合的背后,是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余艾冰强大的技术支撑,他也是“颗粒系统仿真与模拟”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什么是“颗粒系统仿真与模拟”?
齐祥龙举例说,在一些无法通过传感器和摄像头收集数据的场合,比如高温高压的熔炉内,科学家通过计算机模拟还原整个生产流程,从炉子怎么建造、投多少原料,到燃烧时如何控制温度等一整套复杂工艺,都能在模拟中找到最优方案,再用来指导实际生产。
“我们将颗粒系统仿真技术与物联网、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实现了该技术在中央空调领域的产业化落地,构建了水冷中央空调系统的全AI管控体系。”齐祥龙进一步介绍说,睿智聚合的智能控制系统将所有设备接入自主研发的平台,实现空调系统的安全运行、节能降碳与负荷管理三大目标。其中,系统负荷压降率可达80%,综合节能率超20%。运行过程中,系统还可根据末端负荷需求、天气预报数据及设备实时工况进行动态调节,实现分钟级频率的实时运算与策略优化。
睿智聚合的核心优势在于五大硬核技术:自主研发的工业级智慧能控操作系统,可支撑多场景能源管理应用;独创“三层预测模型+双维监控体系”的负荷管理调节架构,实现对虚拟电厂的精准调控;将边缘计算与深度学习算法深度融合,形成差异化技术护城河;基于核心专利技术构建的能源调度系统,突破传统调度效率瓶颈;在院士团队引领下,实现工业仿真技术与颗粒计算等跨学科领域的技术融合创新。
今年5月,睿智聚合为常州德安医院建设的“负荷智慧管理平台”投入运行。该平台依托自主研发的管控系统,通过分析门诊量、病房温度等末端数据,结合室外温湿度预测,自动优化空调冷水流量与主机运行台数,实现空调负荷压降20%—30%的柔性调节。
在浙江“城市虚拟电厂”项目中,睿智聚合已接入超9000户用户、1.84万台设备。2024年,通过设备数据实时感知、精细化负荷管控及智能分析,累计实现可调负荷响应12.01万千瓦时。其中,空调用户最大负荷压降比例达89%,大工业用户最大压降比例达42%。
目前,睿智聚合正在运行的200个项目,分布在全国17个省(区、市);企业累计申请发明专利36项,参与起草2项国家标准,并承担2项国家级重点项目。
“去年科教城给公司提出年产值1000万元的目标,最终我们实现了8000万元的突破。今年,我们有信心实现50%的增长,完成新的‘小目标’。”齐祥龙信心满满地说。
来源:常州市新闻传媒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