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园区总览 >> 园区概况 >> 园区介绍

常州科教城简介

常州科教城始建于2002年,占地5平方公里,是由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科技厅与常州市人民政府共同建设的,分为教育园区、研发园区和孵化园区三部分。近年来,科教城着力发挥“创新之核”作用,聚力建设“科技创新、高等(高职)教育、产业培育、成果转化、人才集聚、开放合作”六个高地,着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融合发展示范区,争当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的领跑者,争做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排头兵,当好常州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新引擎。先后创成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国家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国家级留学人员创业园等荣誉。2018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为江苏改革开放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称号。2019年“双创”工作成效明显受到省政府督查激励。2022年荣获首届江苏省科技创新发展奖先进单位。

作为高教园区,现有常州大学1所本科院校,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5所高职院校。其中,常州大学入选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建设高校,信息学院、机电学院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2025—2029年)拟推荐建设单位。园区高校累计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7项,国家级创新创业大赛特等奖3项、一等奖47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101项。6所学校累计培养各类毕业生近50万人,整体就业率达98%以上,毕业生留常率近40%。

作为研发园区,市委市政府在科教城布局建设了龙城实验室等一批重大创新平台,中科院在科教城设立了江苏中科智能科学技术应用研究院、常州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常州光电技术研究所等;南京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在科教城建立了58家公共研发平台,其中省级创新中心1家、省产学研联合重大创新载体7家、省产研院专业所3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4家;累计引育各类人才总量超2.2万人,其中院士38名、长江学者8名、国家杰青12名、国家重大人才工程专家80名。形成了一批重大原创成果。

作为孵化园区,园区先后培育出2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国家级众创空间和1家国家大学科技园。围绕新能源、合成生物、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低空经济及商业航天等产业,孵化培育了4000多家科技创业企业,形成了“初创-高新技术-瞪羚型-领军型-独角兽”的企业梯队。拥有苏南自创区授予的瞪羚型企业31家、潜在独角兽企业5家,孵化培育易电行、苏文电能、宏微科技等上市企业9家,朗恩斯、易控、瑞华等新三板挂牌企业7家,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18家。园区平均每天创立1家科技企业、转化1项科技成果、新增4件授权发明专利。

领导活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苏ICP备05003616号